第二百三十七章 罗浮乃是当世圣人!儒家第六子!当世唯一显学!(8 / 9)

加入书签

 即使是现在,要不是顾虑那不知道还是否存在的上古诸神,罗浮只要完成了共享能力的本土化,那么就早可以毫无顾虑的掀桌子。

    不过为了万无一失,罗浮并没有着急,现在依旧是七国纷争的时代,罗浮相信,下一次的共享之后,自己定然可以拥有对抗上古诸神的实力。

    逆转天命,扭转天道大势,延续大秦国祚,甚至让大秦的长城,修建到太阳系,乃至于银河系,都不是不可能。

    微微一笑,罗浮摆出一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神色来。义正言辞的说道:“师兄,难道忘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吗?况且,我既致力于致太平,又岂能为了苟全性命而蝇营狗苟呢?”

    狐疑的看向罗浮,在这几个月的接触里,荀子看的出来,罗浮可不像是他现在嘴上说的这么大义凛然。

    可偏偏,现在罗浮又打算前往大秦,一副真打算为了大秦,延续国祚,致太平的慷慨之态。

    这就让荀子有些摸不清楚罗浮的心思了。

    但很快,荀子就又释然了,无论罗浮到底如何,现在,他都将他的理念和学术,留在了小圣贤庄之中,甚至,现在儒家之中,罗浮一脉的学派,更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不断的扩张。

    曾经不知道多少儒家八派的弟子,现在都投入到了罗浮的门下。而且,就算是诸子百家之中,都有不少人,因为受到了罗浮的感召,而选择了弃暗投明,入了儒家门墙。

    罗浮既然打算慷慨激昂,自然又如何能够阻止呢?

    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荀子道:“师弟万事小心,你的致太平,需数代表努力也未必能够实现,若是是不可为,还需保留有用之身啊。”

    “多谢师兄!!”

    罗浮能够感受到,这番劝说,荀子的的确确是真心实意的,毕竟,不提其他,仅仅是这几个月里,罗浮给儒家留下的典籍和知识,就足以让这个老顽童一般的家伙,对罗浮感恩戴德的。

    虽然二人名义上师兄弟,但实则,通过这几个月的接触,罗浮和荀子之间,更像是忘年交一般。

    罗浮的无善无恶和荀子的性恶论,本质上其实是没有多少区别。

    虽然罗浮的学术理论,是认为人之初善恶无。一切善恶的观念都是后天培养的,但在罗浮内心深处,却是人之初生,习性上是趋向于恶的一面。

    如若不然的话,对小孩子,也不用小教导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要知道,那些没有经历过后天教导的小孩子,性格之残忍暴虐,甚至就连成年人都未必比得上。

    就在罗浮准备向荀子告别的时候。

    荀子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提醒道:“对了,师弟,若是你游历天下,不妨在魏国驻留一段时间,我有一个好友,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劳烦师弟到时候相助一二。”

    魏国?

    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罗浮猛地想起来,难不成荀子口中的好友,就是那位甘愿死在了惊鲵手中的无名?

    无名的麻烦,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