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太子画饼(2 / 4)

加入书签

分,堪称一笔天文数字。

但这笔足以让任何一个王朝挥霍数十年的巨款,在“京登铁路”

这个吞金巨兽面前,却显得如此脆弱。

三十万铁道兵团,每日的人吃马嚼,就是一座金山。

马邑钢铁厂那边,为了保证铁轨的供应,数十座转炉日夜不息,消耗的煤炭、铁矿,更是一个无底洞。

还有工人们的薪饷、工具的损耗、管理人员的俸禄……

每一项,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按照现在的消耗度,我们账上的黄金,最多……最多还能支撑两个月。”

房遗爱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说出了最后的结论。

两个月。

对于一项预计耗时五年的浩大工程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慌什么。”

李承乾终于停止了敲击桌面的动作,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天,还没塌下来。”

他的镇定,让帐内众人那颗悬着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殿下,当初行的‘兴唐铁路债券’,第一批倒是很顺利。

可如今,那些世家大族,都跟猴儿精似的,一个个捂紧了钱袋子,都在观望。

没有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是不会再掏一个子儿的。”

从长安被紧急召来的张玄素,此刻也没了平日里那副指点江山的潇洒,一张老脸皱得像苦瓜。

“观望?”

李承乾冷笑一声,“他们是怕了。

怕孤这铁路修到一半,没钱了,成了烂尾工程。

他们手里的债券,也就成了一堆废纸。”

“殿下圣明。”

张玄素躬身道,“那……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要不……老臣再去游说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他们为国分忧?”

“不必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跟那群喂不熟的狼,讲什么家国情怀?对他们,得用他们唯一能听懂的语言。”

“什么语言?”

众人齐声问道。

“利益。”

李承乾吐出两个字。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堪舆图前。

那条从长安延伸至登州的红色线条,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唐的腹心之地。

“遗爱,孤问你,如今长安城内,一亩上等良田,值多少钱?”

房遗爱一愣,虽然不明白太子为何突然问这个,但还是迅答道:“回殿下,城郊的上等良田,因靠近京畿,价格昂贵,大约在五十贯左右。”

“那城内的商铺呢?比如朱雀大街上,一间临街的铺面。”

“那更是天价!

寸土寸金,没有上千贯,想都别想。”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拿起朱笔,在堪舆图上,沿着铁路线,每隔三十里,就画上一个圈。

“诸位请看。”

他指着那些圆圈,“这些,是孤规划的,未来京登铁路的沿途站点。

每一个站点,都将是一座新兴的城镇。

货物在这里集散,旅人在这里歇脚,商铺在这里林立。”

他转过身,看着众人,眼中闪烁着光芒。

“你们说,当火车开通之后,这些站点周围的土地,会值多少钱?是五十贯,还是一百贯?那些临街的商铺,又会值多少钱?是上千贯,还是数千贯?”

帐内众人,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们都是聪明人,瞬间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这是一块……大得无法想象的蛋糕!

“张公。”

李承乾点名道。

“老臣在!”

“你立刻返回长安,给孤办一件事。

不,是放一个消息出去。”

李承乾淡淡道,“就说,孤,为了感谢大唐万民对铁路的支持,也为了让更多人分享到铁路带来的红利,决定成立一个全新的机构——‘大唐皇家铁路总公司’。”

“铁路总公司?”

“没错。”

李承乾嘴角上扬,“从即日起,‘兴唐铁路债券’,停止行。”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

不行债券,那钱从哪里来?

“取而代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