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惠民定策(1 / 2)

加入书签

晋阳城,历经月余的动荡与清洗,空气中似乎还隐约残留着一丝血腥与烟火气。曾经车水马龙、权贵云集的繁华大都,如今显得有些空旷和沉寂。高大的门阀宅邸许多已是人去楼空,朱门上的封条在风中微微颤动,唯有街头巷尾逐渐增多的平民身影,给这座古城带来了一丝劫后余生的生机。

刺史府大堂,气氛庄重肃穆。慕容霸端坐于主位之上,一身常服,未着甲胄,眉宇间少了些许征战沙场的杀伐之气,却多了几分沉凝与威仪。下方,分列着以慕容恪为首的文官僚属,以及部分并州本地推选出的、未曾参与此前动乱且名声尚可的耆老、乡绅代表。这些人的脸色大多复杂,带着惊魂未定的惶恐与深深的忧虑。

慕容霸目光扫过堂下众人,缓缓开口,声音沉痛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月前,张平、王郎等乱匪趁本刺史率军征讨兖州国贼之际,悍然作乱,袭扰州郡,祸乱晋阳,致使我并州诸多贤达士族、部落贵胄蒙难,家业受损,乃至……惨遭不测。”

他顿了顿,语气显得愈发沉重,甚至带着几分“悲痛”:“此实乃本刺史之过,未能及早洞察匪类阴谋,护佑州郡周全。对于各家之不幸遭遇,本刺史……深表歉意!”说着,他竟微微向堂下颔首致意。

这一举动,让那些本就惴惴不安的耆老乡绅更是受宠若惊,连忙躬身回礼,口称“不敢”、“刺史大人言重了”。然而,他们心中却更加忐忑,不知这位手握重兵、刚刚以雷霆手段扫平了兖州的慕容将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慕容霸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坚定而充满力量:“然,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匪患虽暂平,然其流毒未清,并州疮痍满目,百废待兴。若不能妥善善后,安抚生民,重建秩序,则并州永无宁日,今日之悲剧,未必不会重演!”

他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故此,为了并州的长治久安,为了万千黎庶不再受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之苦,本刺史决定,即刻起,对全州因匪患造成的损失,进行彻底清查、统计!此乃稳定人心、恢复秩序之首要!”

“着令!”慕容霸看向慕容恪及新任命的户曹、仓曹等官员,“由州府牵头,各郡县配合,组织精干吏员,并抽调部分军中信得过、识文断字的士卒协助,成立‘善后清核署’!首要之务,便是——清查田亩,丈量土地!凡因匪乱而失去田主、无人认领之土地,无论原属何人,皆需重新丈量,登记造册,划为州府公田!”

此令一出,堂下几位耆老乡绅脸色微变,他们家族中亦有田产在动乱中成了“无主之地”,此刻听闻要收归州府,心中自然肉痛,却无人敢在此刻出声反对。

慕容霸继续道,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其二,清点物资!凡匪军劫掠、抄没之各类物资,包括但不限于粮食、布帛、铜钱、牲畜、乃至宅院、工坊,均需一一清点,登记入库,不得有丝毫遗漏、贪墨!凡缴获、抄没之物,皆属州府公产!”

他目光炯炯,看向众人,终于抛出了最终的目的,也是最具震撼性的政策:“所有清查出的无主土地、收归州府的物资,非为充实府库,更非为慕容氏私产!其唯一用途,便是——尽数返还于民,普惠并州苍生!”

“自即日起,并州推行‘均田授土’之策!凡我并州籍贯之百姓,无论胡汉,无论此前有无土地,皆可向所在地官府申请授田!州府目标,使每一位并州子民,至少拥有十五亩永业田,以作安身立命之本!若本地田亩不足,则由州府从其他郡县调拨补贴,务必达成此目标!授田之后,颁发州府田契,受律法保护!”

“哇——”堂下终于忍不住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十五亩!这对于许多世代为奴、毫无寸土的佃户和流民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就连一些自耕农,家中也未必有如此多的田地。这意味着,只要你是并州人,就能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

慕容霸的声音再次压下骚动:“收归之物资,首要用于‘安民筑屋’!州府将拨出专款,并动用这些物资,于各郡县统一规划,修建‘安民坊’,为房屋毁于战火、或无家可归之赤贫百姓,免费提供遮风避雨之住所,务求‘居者有其屋’!”

“物资若有盈余,则全部用于兴教启智,普惠医疗!”他话语中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辉,“州府将出资,于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