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石祗身死(1 / 2)
消息传到邺城,李农连忙派人将情况告知冉闵。
冉闵正在阳城整顿兵马,听闻张沈、张贺度陷入困境,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吴笛先生的计策果然管用。
如今杨群、刘国已不足为惧,张沈、张贺度又被粮道问题牵制,接下来,该轮到段勤、段龛兄弟了。”
段勤驻守的黎阳,与段龛驻守的陈留相距不过百里。
兄弟二人虽同为鲜卑段部后裔,却因权力争斗早已心生嫌隙——段龛想吞并黎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段勤则担心段龛与冉闵勾结,夺走自己的地盘。
冉闵深知二人的矛盾,便依照吴笛的方略,派使者先去陈留见段龛。
使者见到段龛时,递上了冉闵的书信,信中许诺,若段龛愿意与冉闵合作,待平定中原后,便封他为“青州牧”
,掌管青州全境。
段龛看完书信,心中一动。
他本就对石祗的统治不满,如今冉闵势力强盛,又许以青州牧之位,若能借此机会摆脱段勤的牵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他又担心段勤会从中作梗,便对使者说:“我与段勤乃是兄弟,若要我与冉闵合作,需先让段勤表态。”
使者早有准备,笑着说道:“大将军早已料到将军的顾虑。
如今张沈、张贺度被起义军袭扰,石祗虚弱不堪,段勤却仍与张贺度暗中勾结,企图讨伐大将军。
大将军念及将军与段勤的兄弟之情,不愿手足相残,才特意派我来告知将军——若段勤执意与大将军为敌,届时恐怕连将军也会受到牵连。”
段龛听到“段勤与张贺度勾结”
,心中顿时起了疑心。
他早就听说段勤与张贺度有书信往来,只是一直没有证据,如今使者亲口提及,不由得不信。
送走使者后,段龛立刻派人去黎阳探查,果然现段勤正在暗中集结兵力,准备与张贺度会合。
与此同时,冉闵派往黎阳的使者也见到了段勤。
使者对段勤说,段龛已答应与冉闵合作,不日便会出兵攻打黎阳,劝段勤早日归降,以免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段勤本就对段龛心存戒备,如今听闻段龛要攻打黎阳,顿时怒不可遏。
他将使者骂了回去,随即派人去石渎联络张贺度,约定三日后在黎阳城外会合,共同讨伐冉闵。
张贺度此时正因粮道被袭而焦头烂额,听闻段勤愿意出兵,连忙答应,带着仅有的两万兵力赶往黎阳。
可他不知道的是,冉闵早已派蒋干率三万兵力在黎阳至石渎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三日后,张贺度的大军行至一处山谷,突然听到两侧山坡上响起号角声。
不等张贺度反应过来,滚石、箭矢便如雨点般落下,蒋干率领的士兵从两侧杀出,张贺度的军队瞬间陷入混乱。
“中计了!”
张贺度大叫一声,想要率军突围,可他的士兵早已没了斗志,纷纷四散奔逃。
蒋干亲自率军追击,斩杀张贺度麾下大将数人,俘虏兵力一万余人,张贺度仅带着数百亲信逃脱,直奔黎阳而去。
段勤在黎阳城外等候多时,见张贺度狼狈逃窜而来,才知道中了冉闵的埋伏。
不等他下令撤军,远处便传来了马蹄声——冉闵亲率五万精锐,已赶到黎阳城下。
“段勤,你勾结张贺度,企图谋反,如今张贺度已败,你还不投降!”
冉闵勒马立于阵前,声音传遍整个战场。
段勤看着冉闵麾下严整的军队,又看了看自己身边慌乱的士兵,知道大势已去。
可他不愿投降,便趁着夜色,带着亲信和部分兵力弃城而逃,一路奔往绎幕。
冉闵拿下黎阳后,并没有继续追击段勤,而是派人去陈留见段龛。
段龛见段勤兵败逃亡,心中再无顾虑,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冉闵,并派使者前往邺城,向冉闵献上降表。
而逃到绎幕的段勤,心中充满了不甘。
他看着身边仅存的数千兵力,又想起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突然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如今石祗虚弱,冉闵虽强,却尚未登基,若自己在绎幕称帝,或许能招揽天下反冉势力,与冉闵分庭抗礼。
于是,在逃到绎幕的第三日,段勤便召集当地的豪强士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