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金仙冉闵(1 / 3)
就在吴笛于黑山聚义,将星星之火的理论根基与组织纪律深植于四方豪杰心中之际,整个北中国的局势,因冉闵那一道石破天惊的“杀胡令”
,正以前所未有的度剧烈演化、崩裂、重组。
杀胡令,如同一柄双刃剑。
它在河北大地上迅点燃了被压抑百年的汉家血性,无数坞堡自守,无数溃兵归附,更有不堪压迫的汉人奴仆群起反抗,击杀胡人主人。
邺城一时声威大振,仿佛成了黑暗中的灯塔。
然而,这柄剑的另一面,也以更凶猛的度,激起了所有胡人势力的同仇敌忾与巨大恐惧。
襄国,这座后赵的旧都,此刻正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悲愤、野心与嗜血的气息。
皇宫大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石祗,这位在后赵宗室血泊中侥幸存留、并凭借其真仙级修为与残存威望迅整合了襄国势力的赵主,正身着染血的龙袍(象征其刚刚经历内部清洗),目光阴鸷地扫视着殿中众人。
“冉闵!
汉家豚犬,安敢如此!”
石祗的声音如同寒冰摩擦,带着刻骨的恨意,“屠我宗族,戮我族人,此仇不共戴天!
朕,今日于此襄国正位,继承大赵法统,誓要诛杀此獠,踏平邺城,以慰我千万胡族儿郎在天之灵!”
他的称帝,更像是一种绝望中的自救和对冉闵的决绝宣战。
消息传出,那些原本在后赵体系内、此刻正惶惶不可终日的胡人将领和郡守,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上表效忠。
襄国郡自不必说,连远在关陇的羌族酋长姚弋仲(真仙)、枋头的氐族酋长苻洪等实力派,也迅遣使来贺,并表示愿共同出兵,讨伐“国贼”
冉闵。
一个以石祗为核心,联合羌、氐等各族势力的反冉闵联盟,雏形初现。
石祗深知兵贵神,绝不能给冉闵彻底整合河北力量的时间。
他立刻点将兵,矛头直指邺城!
“石琨!”
石祗看向下一位气息彪悍、面露戾气的宗室大将,正是汝阴王石琨,亦有真仙修为,是石祗麾下目前最强的战力之一。
“命你为主帅,张举(渡劫期)、王朗(大乘期)为副将,再调刘显(渡劫期)部助战,集兵七万,即刻兵邺城!
朕要你拿下冉闵的人头,祭奠我大赵宗庙!”
“臣,领旨!”
石琨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他早就对冉闵恨之入骨。
张举、王朗、刘显等将亦轰然应诺,杀气腾腾。
七万胡族大军,以羯族精锐为骨干,夹杂匈奴、羌、氐等各族战士,如同一股浑浊的洪流,自襄国汹涌而出,旌旗蔽日,烟尘滚滚,直扑邺城。
沿途,那些已宣布效忠石祗的郡县纷纷提供粮草补给,更助长了其声势。
消息传到邺城,刚刚因内部公审和“杀胡令”
而稍显稳定的局势,瞬间又紧绷起来!
而此时,冉闵正准备亲自率领五万精锐,南下讨伐司隶地区那些态度暧昧、尚未明确表示臣服的力量,以稳固后方,并打通与可能存在的江东联系的通道。
他深知,仅靠邺城一隅,难以持久。
大军刚行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地界,前沿斥候便带来了紧急军情:“报——陛下!
襄国石祗遣其弟汝阴王石琨为主将,率张举、王朗、刘显等,引胡骑步卒七万,已渡过漳水,正向黎阳扑来!
距我军已不足五十里!”
中军大帐内,气氛骤然紧张。
众将目光都聚焦在冉闵身上。
敌众我寡,且敌军来势汹汹,皆是百战胡兵,更有真仙级强者坐镇。
冉闵闻言,不惊反笑,那笑声中充满了冰冷的杀意:“好!
正要寻他们,他们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省了朕奔波之苦!”
他霍然起身,一身金仙级的磅礴气势毫无保留地释放开来,整个大帐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修为稍低的将领几乎要窒息。
“传令全军!
停止南下,于黎阳之野列阵,迎击胡虏!”
冉闵的声音如同雷霆,震得帐帘都在抖动,“石琨匹夫,朕必亲手斩之,以祭我汉家冤魂!”
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