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黑山基地(1 / 2)
早有接到消息的刘启和韩朵朵带着机器人队伍在山口迎接。
高效的安置工作迅展开。
机器人引导着百姓进入山腹庞大的防空洞城,分配临时住所,放食物和基本生活物资。
在山腰一片新开辟的平地上,吴笛正站在一块简易的黑板前。
黑板上用木炭写着简单的汉字。
下面坐着几十个眼神充满好奇的孩子,还有一些渴望知识的成年人。
这便是吴笛开设的“黑山识字班”
。
“……这个字,是‘人’。
顶天立地的人,我们汉家的人。”
吴笛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他不仅教识字,更在传授文明的火种,唤醒这些饱经磨难同胞心中对知识和尊严的渴望。
看到李一民和九叔走来,吴笛对学生们温言几句,便迎了上来。
“李大师,林道长,辛苦了。”
吴笛看着山下井然有序的安置场面,由衷说道,“又带回来上万同胞,黑山的气运,又厚重了一分。”
李一民看着眼前的一切:开垦的梯田里绿意盎然,新修的畜栏中牛羊成群,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山间回荡,与远处兵工厂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奇特的、充满希望的乐章。
他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看到他们能安居乐业,我等奔波,也算值得了。”
九叔则更关心另一件事:“吴先生,此地方圆百里,冤魂煞气颇重,贫道需在山中设下法坛,长期诵经度,以净地脉,否则久之恐生邪祟,于民生不利。”
吴笛点头:“有劳道长了。
黑山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我汉家文明复兴的种子。
涤荡污秽,正本清源,至关重要。”
三人正交谈间,刘启和韩朵朵也处理完手头事务走了过来。
韩朵朵看着九叔风尘仆仆的道袍,关切道:“林道长,这一路度亡魂,损耗心神,我那里新配了些安神补气的药剂,稍后给您送过去。”
九叔稽谢过:“韩姑娘有心了。”
刘启则对李一民兴奋地说:“李大师,您上次指点的那个形意拳的力技巧,我教给基地护卫队的小伙子们,他们实战能力提升很明显!
下次胡虏再来,定叫他们好看!”
李一民微微颔:“拳法是小道,护持同胞、匡扶正义才是根本。
你能学以致用,很好。”
夕阳的余晖洒在黑山上,为这座钢铁与信念铸就的堡垒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李一民和九叔站在山崖边,眺望着远方依旧沉沦在黑暗中的大地。
他们的旅程还未结束,这片土地上的苦难远未终结。
但只要黑山这盏明灯不灭,只要像他们这样的人还在行走,希望,就永远不会消失。
九叔整理了一下道袍,沉声道:“李道友,歇息几日,你我再次下山如何?北方冀州之地,听闻又有大批百姓被驱赶修筑工事,水深火热。”
李一民目光锐利如刀,简洁地吐出一个字:“走。”
东晋与后赵交界之地,乃是一片绵延的丘陵与荒原,官道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时常有胡骑游弋劫掠,亦不乏溃兵流寇藏匿其间,可谓危机四伏。
贾诩一袭青衫,徒步而行,看似悠闲,实则身形飘忽,一步踏出便是数丈之遥,正是道家“缩地成寸”
的神通。
他刚结束在建康的一番谋划,虽未能竟全功,但也搅动了江东死水,此刻正欲返回黑山,向吴笛复命,并商讨下一步联合冉闵之事。
行至一处名为“断魂坡”
的荒凉之地,天色渐晚,残阳如血,将稀疏的枯树林染上一片凄厉的红。
贾诩神识微动,察觉到前方有微弱却精纯的血气与一股悲怆决绝的意念交织。
他悄然敛息,隐去身形,向前探去。
只见坡下废弃的驿亭旁,篝火摇曳,围着十余人。
其中两位老者,虽衣衫破损,满面风霜,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武之气与久居上位的威严。
一人身材高大,面容坚毅,即便落魄至此,腰杆依旧挺得笔直,正是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
另一人年纪稍长,气质儒雅中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郁,正是那位曾以胡笳退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