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江湖救急(2 / 2)

加入书签

手中已多了一把由红线串起的铜钱剑。

他口中念念有词,剑身泛起淡淡的金光。

那些羯族骑兵这才反应过来,一声喊,有的试图冲锋,有的拨马欲逃。

然而九叔剑诀一引,铜钱剑化作一道金色流光,在场中飞穿梭,如同拥有生命的灵蛇。

每一道金光闪过,便有一名胡骑喉间出现一个细小的血洞,一声不吭地栽倒下马。

他们的魂魄刚要离体,便被铜钱剑上附着的破邪之力震散,连做鬼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几个呼吸间,百余名凶神恶煞的胡骑,已全部成了涧底冰冷的尸体。

九叔收起铜钱剑,看也不看那些胡人尸体,而是走向那些惊魂未定的百姓。

他面容慈和,声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诸位乡亲,莫怕,胡虏已除。

贫道乃茅山林九,这位是李一民先生。

我们是来救你们的。”

百姓们这才确信得救,纷纷跪地磕头,哭喊声再次响起,这次却是劫后余生的宣泄。

李一民站在一旁,负手而立,目光扫过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同胞,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

他沉声道:“还能走的,互相搀扶,跟我们离开此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百姓情绪稍定,九叔便开始忙碌起来。

他指挥着一些青壮,将遇难同胞的尸身收敛到一处相对干净的地方。

他自己则寻来清水、黄符,设下简易法坛,取出阴阳八卦镜置于坛上。

八卦镜镜面流转,散出清蒙蒙的光辉,笼罩住那些尸体。

九叔手持桃木剑,步罡踏斗,口中吟诵着玄奥的《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往生咒):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

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

庄严的道音在峡谷中回荡,带着涤荡污秽、安魂定魄的力量。

八卦镜的清光愈炽盛,隐约可见一道道模糊的、带着怨气的魂魄虚影从尸体上飘起,在清光的照耀和经文的洗涤下,脸上的痛苦和狰狞渐渐消散,变得平和,最终对着九叔和李一民的方向遥遥一拜,化作点点流光,消散于天地之间,重入轮回。

度完毕,九叔又施展法术,引来地火,将胡人的尸体焚烧殆尽,以免滋生瘟疫或邪祟。

做完这一切,二人才带着这数百名幸存百姓,继续上路。

这样的场景,在他们的旅途中不断重复。

有时是解救被掳掠的村庄,有时是击溃押送奴隶的胡人小队,有时甚至是直接闯入某个胡人贵族的庄园,将其连根拔起。

李一民的拳,成了胡人高手和将领的噩梦。

无论是号称刀枪不入的天仙级妖修,还是勇猛绝伦的武帝级胡将,在他看似平淡无奇的形意拳下,都走不过一招。

劈拳如斧,崩拳如箭,钻拳如电,炮拳如雷,横拳如环……最简单的招式,在他手中化为了大道至简的杀戮艺术。

他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诠释“一力降十会”

的真谛。

而九叔,则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与净化者。

他的道法对付有形之敌或许不如李一民那般霸道直接,但对于各种邪术、鬼魅、尸煞却有着奇效。

曾有胡人巫师驱使成千上万的战死怨魂来袭,九叔只是将八卦镜望空一照,念动真言,漫天怨魂便如雪遇朝阳般消融。

他的铜钱剑更是邪魔外道的克星,剑光过处,妖邪辟易。

他们身后,跟随的百姓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从最初的几百人,到几千人,最后竟汇聚成了上万人的流亡洪流。

这些人,都将黑山视为唯一的乐土和希望。

这一日,历经数月跋涉,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抵达了黑山脚下。

当看到那高耸入云、被钢铁屏障环绕的山脉,以及天空中那艘如同神迹般的“鵸鵌”

母舰时,所有颠沛流离的百姓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知道,自己终于到家了。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