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双管齐下(1 / 2)

加入书签

汉军大帐,灯火通明。

巨大的西域地图铺在中央,张辽伟岸的身躯立于图前,烛光将他坚毅的面容映照得明暗分明。

帐下,庞统、许攸、太史慈、管亥、周仓等文武分列两侧,气氛凝重而肃杀。

张辽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龟兹”

区域,声音沉如闷雷,打破了帐中的寂静:“龟兹,西域北道巨擘,非鄯善、焉耆可比。

据探,其国有民十余万众,胜兵逾三万!

其王都延城,城高池深,经营多年。

更有一处要地——”

他的手指向西移动,落在一处标注为“乾城”

的地点,语气愈沉重:“此处,原为我大汉西域都护府所在!

龟兹人占据此地,其意自明,视其为屏障与象征,守备必极森严。

此外,其麾下尚有姑墨、温宿、尉头三大属国,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说完敌情,张辽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帐下诸将,坦诚己方劣势:“反观我军,文远麾下并州旧部,仅一千五百余骑。

子远(许攸字)将军所部步骑混编,堪堪万人。

敌我兵力,悬殊异常。”

他猛地抬起头,虎目中精光四射,扫视着每一位将领:“龟兹乃必争之地,然硬撼其锋,恐非良策。

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集思广益。

破敌良策何在?文远,请教诸位!”

帐内一时沉寂,唯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先投向那位其貌不扬、却智计百出的军师中郎将庞统。

谋士许攸率先开口,他捋着短须,眼中闪烁着精于计算的光芒:“将军,敌众我寡,强攻延城确非上策。

然龟兹国力虽厚,其心未必齐。

攸有一计,或可试之。”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乾城:“我军可效仿古之‘围点打援’!

主力尽出,绕过延城,以迅雷之势直扑乾城,大张旗鼓,将其团团围困!

乾城乃其昔日都护府所在,意义非凡,龟兹王必不忍失,定遣延城大军来援。

我军则可于其必经之险要处设下重重伏兵,以逸待劳,先歼其援军主力!

援军一破,延城空虚,乾城亦胆寒,或可不战而下!”

此计堪称中规中矩的兵法妙招,帐中不少将领微微颔,觉得可行。

连太史慈也面露思索之色。

然而,庞统却缓缓摇头,他踱步上前,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子远之谋,乃正合兵法,确能挫敌锐气。

然,尚未触及根本。”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先点了点延城,然后又划了一个大圈,将城外广阔的田野、牧场、村庄乃至奴隶聚居区都囊括在内。

“延城,不过一座孤城。

龟兹之真正根基,何在?”

庞统目光扫过众人,自问自答:“在于其城外广袤的良田与牧场,在于为其耕种放牧、却被压榨奴役的无数奴隶与佃农!

龟兹贵族之富,源于此;龟兹军队之粮,源于此;龟兹国力之基,亦源于此!”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种洞穿世情的锐利:“若我等只盯着城池兵马,便是舍本逐末。

我等何不釜底抽薪?”

“如何抽法?”

张辽目光炯炯,身体微微前倾。

“其一,”

庞统手指重重敲在那些代表田地的区域,“派遣精干小队,由将军亲领,深入延城周边之庄园、牧场!

以我汉军之名,宣告解放所有奴隶、佃农!

当场焚烧卖身契,镇压反抗之庄园主、奴隶主,将土地、牲畜、牧场,按人口分予那些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之民!”

此言一出,帐中响起一阵轻微的吸气声。

此策之大胆,远军事范畴。

庞统继续道,语加快:“其二,分他们武器——哪怕是削尖的木棍、收缴的皮甲,组织他们自卫,成立乡勇,保卫自己新得的土地与希望!

届时,延城将不再是座坚城,而是失去根基的枯树!

城外再无粮草供应,再无民夫可用,消息传入城中,其奴隶心必乱,其守军心必慌!

此乃攻心之上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