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赵云展神威(2 / 3)
却又异常坚定,直向公孙瓒的中军大帐走去。
他要去说服那位以白马闻名的将军,他要为这把刚出鞘的绝世神锋,寻到一个与之相配的、能将其锋芒催化至不可思议境地的“鞘”
——一支前所未有的轻骑。
而赵云,正是点燃这支利箭最完美的锋簇!
幽州苦寒之地的初春,依旧被严冬的余威死死扼住咽喉。
辽西郡通向辽东属国的驰道上,积雪尚未完全消融,只在正午时分被吝啬的阳光舔舐出些许泥泞的黑土,旋即又在傍晚刺骨的寒风中迅板结,坚硬如铁。
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如同流淌的银色长河,在这片黑白交织的荒原上无声地奔涌。
清一色的白马,如同覆盖在大地上的移动雪丘。
马背上的骑士,皆着轻便坚韧的皮甲,外罩便于在雪地隐蔽的素白麻布斗篷。
他们背负着几乎与他们等高的强韧角弓,箭囊鼓胀,腰间斜挎着利于劈砍的环刀。
最引人注目的是马鞍一侧悬挂的骑盾——并非厚重的塔盾,而是轻巧的圆形皮盾,边缘镶嵌一圈薄铁,便于高驰骋时格挡流矢。
每个人的动作都带着一种长期严苛训练形成的流畅韵律,人马合一,沉默而迅捷。
这便是初生的白马义从。
队列最前方,赵云一身银甲,外罩的白色斗篷在疾驰中猎猎作响。
他目光锐利如鹰隼,不断扫视着前方和两侧的地平线。
在他身侧稍后半个马位,戏志才裹着厚厚的玄色貂裘,缩在马背上,脸色在寒风中更显青白,只有那双深陷的眼睛,依旧闪烁着令人心悸的、仿佛能洞穿迷雾的幽光。
“志才先生,斥候回报,素利部主力约两千骑,就在前方二十里外的雪原河谷扎营,背靠矮丘,前有疏林。”
赵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风声传入戏志才耳中。
赵云顺着他枯瘦手指的方向望去。
那片疏林在灰白天光下,枝桠虬结,如同无数扭曲的鬼爪伸向天空。
他略一沉吟:“先生是说…可布疑兵?”
“非止疑兵…”
戏志才眼中诡谲的光芒一闪而逝,嘴角扯起一个冰冷的弧度,“枯枝如戟,黑影憧憧…正是‘草木皆兵’的天然画布!
将军且率主力,依计行事,正面袭扰,不求破营,但求…将其惊出巢穴,驱赶至开阔之地。
那片林子…交予我三百骑足矣。
咳咳…”
赵云颔,再无多言,猛地一勒缰绳,战马长嘶,人立而起。
他高举手中长枪,那枪尖在晦暗天光下依旧闪烁着一点寒芒:“白马义从!
目标,素利部河谷大营!
锥形阵,全前进!
让胡骑看看,何为汉家儿郎的锋芒!”
“吼!”
三千骑士爆出低沉的吼声,如同闷雷滚过荒原。
马蹄声骤然密集如暴雨,整支队伍仿佛一张蓄满力量的强弓骤然松开弓弦,化作一道锐不可当的白色激流,朝着目标狂飙突进!
大地在铁蹄下微微震颤,卷起的雪沫和尘土形成一条翻滚的白色长龙。
二十里距离,对于将“度”
二字铭刻进骨血的白马义从而言,不过是转瞬即至。
素利部外围简陋的鹿角拒马刚刚映入眼帘,急促的号角声便带着惊惶在胡营上空撕扯开来。
营中瞬间炸开了锅,人影慌乱奔窜,马匹嘶鸣。
“骑射准备!”
赵云的声音在疾风中依旧清晰。
他猛地将长枪挂回得胜钩,反手摘下了背负的强弓,动作一气呵成。
身后三千骑士如臂使指,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了同样的动作。
弓弦紧绷的“吱嘎”
声连成一片,带着冰冷的杀意。
“目标,营门守卫及外围游骑!
三轮射!
放!”
赵云一声令下,弓弦震鸣!
嗡——!
一片密集到令人头皮麻的弓弦震动声撕裂空气!
三千支破甲重箭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猛地泼洒出去,瞬间形成一片死亡的乌云,带着凄厉的尖啸,精准地覆盖了营门附近和外围警戒的胡人骑兵!
距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