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借将(1 / 2)
并州学院三年时间在并州每一个郡县都有了一个分校。
有周仓,管亥,典韦这样在郡县上学的也有赵云,太史慈,庞统这样在并州学院上学的。
并州学院炼丹室人员由过去张英等二人展到八十多人,而学生凌云的贡献很大,由原来一炉三颗血脉丹到现在八颗。
效果由一点二倍变成了一点五倍。
现一天能装备像陷阵营那样体质的军队三千。
而农学老师枣只老师,水利老师陈登,格物老师马钧老师的入住并州学院。
为实用性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吴笛提出,只有为民,为并州,为大汉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能评为平世会会员。
被提名为平世会就要有推荐人,有为百姓至少一年二十件好事才能提名。
还有考察员。
考察真实情况。
有连带责任。
以犯错大小定相应的惩罚。
并州西河郡,北地郡,安定郡,云中郡白道城已经肃清匪患,汉化胡族,教化胡人,习汉文,说汉话,穿汉服,建房种地,待遇相同,胡汉通婚,经过中原移民实边。
强化了并州对边境的管控能力。
吴笛决定联合董卓和公孙瓒三方联合,固防边境匪患流窜。
三方合作,同剿同灭。
与匪患死灰燃的提供掩护。
决定派在学院戏志才的去幽州与公孙瓒建立,合作关系。
派程昱与去西凉建立外交关系。
却说戏志才带着五十名骑兵和一名通译。
从太原郡直接出出雁门马邑到平城后东行代郡,上谷郡进入幽州。
继续东行至蓟县。
秋风卷起雁门关外的黄沙,戏志才紧了紧身上的狐裘大氅,眯眼望向远处蓟县模糊的城墙轮廓。
五十名并州精锐骑兵在他身后肃立,铁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通译王肃驱马上前,低声道:“戏先生,前面就是蓟县了。”
戏志才点点头,经过三年的治疗身体素质显着提高,红润的面容上浮现一丝凝重。
此行奉吴笛之命,要与"
白马将军"
公孙瓒商议联合剿灭鲜卑、乌桓匪患之事。
他深知公孙瓒性情刚烈,对并州势力扩张早有戒心,此行绝非易事。
传令下去,打起并州旗号,列队进城。
"
戏志才从怀中取出一颗灵蕴丹吞下。
这是凌云新炼制的,听说能让悟性大增,习武成为高手的可能大大的增加。
其实是复蓝的。
吴笛给的修仙界的战后恢复灵气的丹药药方。
蓟县城门前,一队白马义从早已列阵等候。
为将领银甲白袍,正是公孙瓒麾下大将严纲。
他冷眼打量着这支远道而来的队伍,目光在戏志才形上停留片刻,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
“并州使者?“严纲声音洪亮,"
我家主公军务繁忙,特命末将前来相迎。
"
戏志才敏锐地捕捉到对方话中的轻视,却不露声色地拱手笑道:“有劳严将军。
并州别驾戏志才,奉吴刺史之命,特来拜会公孙将军,共商边境大计。”
严纲哼了一声,转身引路。
戏志才向身后骑兵使了个眼色,众人整齐划一地催马入城。
马蹄声在蓟县宽阔的街道上回荡,引来两旁百姓驻足观望。
“听说并州这两年展迅猛,连胡人都穿汉服说汉话了。”
“那又怎样?咱们幽州有白马将军在,鲜卑人闻风丧胆!”
窃窃私语传入戏志才耳中,他嘴角微扬。
公孙瓒在幽州的威望果然非同一般。
行至将军府前,严纲突然转身:“主公正在校场检阅新兵,请使者稍候。”
说完竟径直离去,将戏志才一行晾在府门外。
戏志才身后骑兵中有人按捺不住,低声道:“先生,他们这是。”
“无妨。”
戏志才抬手制止,"
既然公孙将军军务繁忙,我们便去校场拜见。
"
他转向王肃,“打听一下校场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