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严正法律(1 / 2)

加入书签

洛阳,吏部考功司。

这里的气氛异常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吏部尚书站在一面巨大的“考绩墙”

前,这面墙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地官员的姓名、职司以及他们的功过。

墙下,数十名大小官员垂手而立,一个个都噤若寒蝉,不敢出一丝声音。

“诸公请看!”

吏部尚书的声音并不大,但却字字如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处,手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说道:“幽州长史,王珪!”

众人的目光随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那名字后面详细地记录着王珪的一些情况。

“上月,王珪除俸禄之外,其宅邸翻修竟耗费钱财百万之巨!”

吏部尚书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愤怒,“他报备时称‘旧宅朽坏,正常修缮’。

然而,经查其账目,木料采买价格竟高于市价三成,且多数由其内弟名下商号供应!

如此行径,他究竟将我朝《官员律》置于何地?!”

被点名的王珪此时面色惨白,毫无血色,双腿一软,“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颤抖着说道:“下官……下官糊涂啊!

愿退还全部赃款,祈求大人开恩……””

“退还赃款?”

岑彭嘴角泛起一抹冷笑,毫不留情地打断道,“律令煌煌,岂是儿戏?《官员律》中明文规定:官员及其配偶、子女、三代内血亲,皆不得经商牟利!

违者,等同贪贿!

王珪,你身为朝廷命官,竟然知法犯法,罪不可赦!

现决定将你削职夺官,家产尽数抄没!

不仅如此,你所举荐的上官也难辞其咎,罚俸一年,并降职一等!

而你那些负有监察失职之责的下属们,每人杖责二十!

此案将张榜天下,以儆效尤!”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如洪钟一般在朝堂上回荡,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岑彭的目光如炬,锐利地扫过全场,仿佛要将每个人的内心都看穿。

“诸位同僚们!”

他的声音再度响起,“你们的俸禄,皆是取自民脂民膏!

官舍由朝廷营造,车马由官署配给,衣食皆仰赖国恩!

陛下有谕:‘官员者,乃万民所聘之公仆,非骑于万民头上之主!

’从今日起,尔等每月的薪俸开支明细、公务用度去向,都必须详细地张贴于衙署之外,以供百姓审视!

同时,御史台‘风闻奏事’之权也将恢复,民间举报信箱将遍设于乡亭之间!

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升迁黜陟,皆以功过民心为秤!

望诸位好自为之!””

众官汗流浃背,深深垂。

考绩墙上,王珪的名字被朱砂狠狠划去,如一道刺目的血痕。

---

东海之滨,临海城。

阵法公会新设的考核堂前,气氛热烈。

薛仁贵之女薛金莲,一身利落的劲装,英姿飒爽。

她面前摆放着几块刚刚刻好基础聚灵阵法的礁石,正对几位须皆白的老阵法师侃侃而谈:“……晚辈以为,阵法之用,当重民生!

譬如这聚灵小阵,刻于渔船龙骨,可引聚水元之力,助渔民于风浪中稳住船身,省力省时,多捕鱼获!

此非比那些徒耗灵石、仅供世家赏玩的华美阵图更有益于民?”

主考的老阵法师抚须沉吟,眼中露出赞许:“薛家丫头,此言深得‘百工为民’之要旨!

然公会新规,阵法学徒晋阶一段,需实打实为百姓做够百件好事!

你这聚灵阵固佳,尚需推广践行,惠及足够渔户方可。”

“前辈放心!”

薛金莲抱拳,目光灼灼如星,“晚辈已联络城东三十七户渔民,自愿在其船底篆刻此阵!

明日便随他们一同出海试阵!

百件之数,指日可待!”

她指着远处波涛汹涌的海面,那里,已有几艘安装了简易阵法的渔船正破浪而行,船身果然比旁船稳了许多。

考核堂外,炼丹公会、灵植公会、符箓公会的考核点同样人头攒动。

炼丹师们不再只盯着炼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