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渊盖苏文(1 / 2)

加入书签

李靖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向着平壤进军,一路扫荡平壤的外围势力。

东路军如同一股旋风,迅攻占了德川,并封锁了赴战岭山脉的隘口,让高丽军队难以逃脱。

紧接着,他们又以雷霆万钧之势,拔除了牡丹峰上的高丽军高地要塞,为后续的进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路军和西路军则沿着大同江两岸南下,一路扫荡肃川和顺安等地,所到之处,高丽军队纷纷望风披靡。

为了攻克平壤,李靖调来了各种攻城利器,云梯、攻城弩、抛石机、抛火油罐等一应俱全。

这些武器在他的指挥下,如同一群凶猛的野兽,对平壤外围的长庆门展开了集火攻击。

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长庆门,城门在火海中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李孝恭率领的水军也对大同门起了猛烈的攻击,吸引了守军的大部分注意力。

就在平壤守军被两面夹击、疲于应付的时候,西面的张俭却率领着五千名士兵,伪装成溃军和投诚的高丽王高道高,成功地混入了平壤城内。

而在北面,张公瑾则率领五万军卒,悄悄地埋伏在嶒山丘陵之中,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且说此时的杜如晦,正在秘密会见高丽宝藏王高藏。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忽然听到平壤城外传来阵阵战鼓声。

杜如晦面色凝重地对高藏说道:“高丽的存亡,以及陛下您能否真正掌握主权,就看您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魄力,联合高丽所有反对渊盖苏文的势力,与他决一死战。

如今我中原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攻打平壤,陛下您犹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高藏听了杜如晦的话,内心十分纠结。

他深知渊盖苏文势力庞大,自己手中的力量难以与之抗衡。

但看着城外大唐军队的攻势,他也明白若再不做出抉择,高丽必将亡国。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匆忙跑来,气喘吁吁地说:“陛下,渊盖苏文得知唐军围城,已派精锐部队前来支援,同时加强了对王城的监控。”

高藏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冷汗直下。

杜如晦见状,严肃地说:“陛下,此时若不联合反对渊盖苏文的力量,与大唐军队里应外合,待渊盖苏文掌控局面,陛下您恐再无翻身之日。”

高藏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好,我愿联合各方势力,与大唐一同对抗渊盖苏文!”

杜如晦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即刻着手安排与唐军的接应事宜,一场决定高丽命运的大战即将爆。

杜如晦迅派人将高藏的决定传递给城外的李靖。

李靖得到消息后,立即调整作战计划。

他命令东路军和中路军加强对长庆门的攻击,西路军则悄悄向大同门靠拢,准备支援李孝恭的水军。

张俭在城内也没闲着,他与内应们取得联系,准备在关键时刻打开城门。

而张公瑾在嶒山丘陵中,密切关注着城内的动静,等待着出击的信号。

渊盖苏文的精锐部队迅赶到平壤,他们在城墙上布置好防御,试图抵挡唐军的进攻。

然而,城内反对渊盖苏文的势力已经开始行动,他们在各个角落制造混乱,让渊盖苏文的军队顾此失彼。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张俭看准时机,带领内应打开了城门。

唐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与高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张公瑾也率领五万军卒从嶒山丘陵中杀出,对渊盖苏文的军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一场大战,就此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在激烈的巷战中,喊杀声震耳欲聋。

渊盖苏文虽被包围,却毫不慌乱,他挥舞着手中长刀,率领亲卫精锐左冲右突。

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一道奇异的光芒闪过,竟有一群神秘的高丽术士出现在战场。

他们口中念念有词,施展邪术,一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唐军的攻势竟被硬生生遏制。

李靖眉头紧锁,迅组织士兵稳住阵脚。

此时,杜如晦在高藏的协助下,找到了破解邪术的方法。

他指挥士兵点燃特制的火把,驱散邪雾。

与此同时,张俭带领敢死队直捣术士所在之处。

经过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