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 大鱼和小虾(1 / 2)

加入书签

虽然案子有了些眉目,但童福山却并没有因此放下心来,反而心中的疑点越来越多。

如果陈小小确实是武家叔侄杀的,那又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王具杀人,还可以理解为,是为了隐瞒某件关于王家坳或者矿上的隐秘。

可武家叔侄又是为了什么?

根据目前的线索来看,别说是陈小小,就连死掉的老陈头和陈家老大,都和武家叔侄没什么交集啊。

杀人总要有个目的和动机吧?

可童福山在武家叔侄身上,并没有找到这个杀人动机。

“算了,等案子有了眉目,把武家叔侄摁下来就知道了。”

不过童福山现在又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求援。

虽然朱棣在太平府给他找了一个锦衣百户,协助他做事。

但随着诸多繁琐的事情扑面而来,童福山渐渐也感到人手还是不足,有些捉襟见肘。

别看锦衣卫有一个百户,但能供他随意调配的人手可没这么多。

至少有一半人还有自己的潜伏、侦查任务,不可能全部围着他转。

能让张钊源这个锦衣百户亲自带人帮他办案,已经是南镇抚司能给到的最大支持。

这只是陈小小一件案子,之后呢?

一旦涉及到推官、同知,甚至知府呢?

这些人他们有多少黑手套?有多少走狗犬马?有多少家奴?又和地方势力有多少勾结?

到时候别说办案,就一个跟踪、调查、走访,就够他喝一壶的。

更别提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的王家,更是在地方盘根错节。

大明现在虽然电话还没有向百姓普及,但在官衙、部队和地方士族豪门之间,早已使用多年。

没有专线的情况下,童福山不敢轻易用电话联络京城,他相信绝对有聪明人掌握了监听技术。

“办法是笨了点,但好用就行。”

童福山选择的笨办法是,写信。

没错,就是写信。

虽然速度慢了点,但通过锦衣卫乘火车往京城送密奏,是最安全的,也是最不用担心被人偷看的。

童福山没打算直接找亦失哈要人,那样就越权了,这种事别说是他,他先生都不会这么干。

一封密奏直接呈给朱棣,他的这个‘大师伯’自然会替他办妥。

密奏写完,童福山又去了一趟后院,不过这次去的不是茅厕,而是后厨。

从后厨弄了点夜宵后,他袖子里的密奏就消失不见了。

吃着夜宵,童福山开始研究起了王家。

这里面不仅有锦衣卫南镇抚司搜集的情报,还有东厂和北镇抚司。

三方情报交互印证,就能保证情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不过童福山显然是想多了,这三份情报几乎大同小异,毕竟王家很多产业就在明面上,有心就不难查。

可即使是放在明面的这些情报,就足足吓了童福山好几跳。

王家的产业太庞大了!

钱庄、河运、铁矿开采、煤矿、各种加工厂,甚至粮油、制盐制糖、丝绸麻帛、成衣制作,不一而足。

可谓是遍布各个行业。

怪不得陛下在没有证据之前不敢轻易动他们,这要是一个不好,地方非得大乱不可!

王家虽然在当涂,但不说周边乡镇,仅仅太平府他们家的产业就占了将近一半。

这是个狠人啊。

如果仅仅涉及到产业还好说,可王家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怎么可能只满足于商界?

看看三大密谍机构提供的名单吧,童福山可谓大开眼界。

自洪武朝至今,一共诞生了进士17人、举人38人、秀才多不胜数,就连新学里面都有他们家的子弟,还不在少数。

如今王家子弟早已遍布朝堂,从京官到地方府衙、县衙、基层吏员,处处都有他们的人。

和那些反对新学的传统士族不一样,这个王家适应能力极强。

眼见朝廷有意在新学官中培养后进,王家一边凑着反对派的热闹,一边悄悄往新学里面塞人。

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如今的各个地方都有他们家的子弟,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唉...脑仁疼啊。”

看着王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