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开于子祖山4k(2 / 4)
中相抱相辅,彼此滋养……
直至“地”
真正诞生,重浊凝作水、火、山、石、土五形。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
唯有完成了最初的两个小步骤,两仪已判,进入到丑寅之交,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再度和合之际,先天地融入太虚的那十二道身神,方可重新在道种中显化而成,筑作“神明之府”
,正式开始六气境的修行。
有了无形无象、“跳出天地外,不在五行中”
的“神明”
执掌世界演化的方向和推动力,赵青才能采炼地之阴阳六气,让内宇宙汲取与产出道韵,可以快积攒法力、增进功行,修持诸多玄妙神通、道术。
就像是管家系统终于上号,有了这近乎于此方天地“遁去的一”
、堪称麦克斯韦妖的“神明”
,她亦可进一步规划内宇宙接下来的建设展,令它在随后的十会里逐渐跟道种真意相符匹配,真正掘出它应有的潜力。
不得不指出的是,除了极少数特殊体质,又或者是仙神转世重修,初入下六气境刚开辟出的小宇宙,大抵是没有多少差别的,都属于标准型号,最核心的道种层均为半径约二十里的球形,子丑二会的演化亦属千篇一律,采用的是盖天说的模型。
在赵青看来,像更高级的宣夜说模型、遵循相对论等等的现代宇宙大爆炸模型,理论上也不是不能开辟出来,但在难度上就较为离谱了,力量一次性暴涨太多,心神的蜕变完全跟不上,没法逐步适应、掌握,反成拖累,并不利于往后的晋升。
从境界的设计来讲,整个六气境本质上是为了后面的“封天三步”
与“天衍境”
打基础用的,近乎于培养大能者的前中期教学阶段,因此采用的都是同一系列的框架,区分度不高,开头的下六气境,更是少有个人特色。
当然,如赵青这般底蕴极为深厚者,尚未突破能量就足以越不少已入六气境的存在,一朝迈入新天地,固然在内宇宙的大小上仍是那个样,可它初始状态涌现出的混沌真炁、太阴太阴之气,亦是寻常人等的百倍不止!
这就像是大部分人的丹田,表面在形体尺寸上都没什么差距,但容纳的真气之量,却截然不同。
在她这边,所表现出来的,便是内宇宙比旁人要“沉重”
得多,空间自然蜷曲,运转时能引动更多的天地法理,且在后续的修行中,节省了大量积蓄纯粹能量的时间,法力上的精炼亦可一日千里。
实际上,虽然才刚破境,她当前的法力总量,应该很快就能跟大多数下六气境巅峰相齐平,乃至于越,凌驾其上。
此外,并不存在突破前想着开辟个怎样的世界,就会自动随心意而变,生出玄奥莫名的景象,没有这么“好”
的事情。
修行没有真正的无中生有,一切皆有来源,得将混沌初开生成的清浊之气和自外界收集的资源,不断投入其中,炼开、演化。
比方说,某人希望让自己的世界变得遍地黄金,财气充天塞地,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除了老老实实运用繁复的阴阳变化机理,把元气一步步转化为金子外,还可以从外面拿铅汞置入其内,搞点炼金之术。
通常而言,修行到了这个阶段,每个人都已然明悟了自己的道路,尽性了命,心中涵括万千,将本身所修的功法传承精髓融为一体,从而初步定下了“内景”
之象,把握住其中玄之又玄的真意。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自“人生于寅”
、三才定位起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采炼特定的天地灵机,斡旋阴阳造化,让内宇宙朝着该方向靠近。
六气盈,神明灵。
道种显道,道韵自生。
天地的年龄,亦随之增长。
当下六气境修行者的内宇宙度过了等若于十二万九千六百岁的轮转变迁,演化至亥时之末,元会终结,天地破灭、乾坤崩毁,就可以挟带一元劫运之力,顺势冲击中六气境的壁障。
成功破境者,自不必多说。
一旦冲击失败,内宇宙随之崩溃陷入虚无,或当场身死魂灭,真灵散佚于天地之间,或道衰苟延残喘,道种消亡仅余法力玄光,境界全靠丹药维系,成为下六气境最垫底的存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