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幽朝隐秘龙墓6k(2 / 5)
诸流水了。”
“倒也不算完全失败。”
赵青语气平静,淡淡道:“若是我未能认出这《黑水真经》的变化,识得你的身份,恐怕还真会将燕、齐二朝都列入到接下来报复的目标,引天下动乱,寻得那份叛乱上位之机。”
郑氏门阀本就握有一些幽朝传承,所以郑袖和秦之两相中属于她这边的李思,跟神将后裔取得联络,并不出人意料之外。
实际上,后续燕王朝中术侯在边军支持下的叛乱,也的确是其策划煽动的,若非燕帝一方得到了齐王朝和长陵旧权贵的支援,甚至几乎差一点就成功了。
从燕国跟幽州地界的紧密关系来看,幽王朝多半是自如今的燕境起家,逐步统一天下的,因此才以“幽”
为国号,幽灭之后,幽朝遗族退居“祖地”
,隐忍展,亦在情理之中。
她微微颔,算是认可了对方的解释,随后直接提出了几个足以令天下震动的问题:“昔年的长陵李家,是否就是幽朝湮灭神将之后?燕朝现在的戍边大元帅于期,又是否为炼狱神将后裔?”
据赵青所知,幽朝八部神将中有两家皆以李为氏,不过并无亲缘关系,除了这家死地神将后裔外,另外一家便是湮灭神将,看这个李思的状况,或许真能对得上号?
李长冶闻言,不禁露出了骇然之色,这些问题显然涉及到了极为核心的隐秘,甚至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确认,本以为除了自己这些幽朝巡王、神将的后裔之外,便再无人得知了。
难道说,对方不仅仅是从功法路数上认出了自己的身份,还知晓更多关于幽朝遗族传承的秘密?莫非,这都是她自覆灭了幽王朝的“剑冢”
传承中获取的信息?剑冢这个传说中的至强宗门,难道现在仍然存在吗?
他心中千回百转,但面上却是不敢显露分毫,略一沉默后,才缓缓开口道:“长陵李家,即昔年长陵四大旧权贵门阀之一,上代家主李布相,几乎可以说是站在了大秦王朝的最高位上,权倾朝野,几不在当时长年卧病的老秦帝之下。”
“不过,因为李布相支持二皇子成皎,与巴山剑场与大皇子元武敌对,在他死后就遭到了清算,而李家庶出的李思,本是韩相陈不害的弟子,因在长陵以李家的名义推行变法,遇此劫难,却是落井下石,背叛灭掉了整个李家。”
“时至今日,在大秦王朝,几乎已没人知晓当初李家的存在了……整个李家,应该只有李思一人留存,且作为庶出子弟,估计也未能获得长陵李家的真正核心传承……甚至,更早的李布相也是族中庶出,修为境界亦不高深。”
“所以,对于这个长陵李家究竟是否为湮灭神将之后,我也不敢肯定,只是有些隐约的猜测与怀疑,需要更多的证据。
即使真是幽朝遗族中的一支,被李思给坑得抄家灭族之后,只怕也留不下多少信息了。”
赵青点了点头,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这些幽朝遗族的后裔,经过数百年的繁衍,血缘关系早已淡化,彼此之间的联络,亦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密,相互间的了解也有限。
她沉思片刻,又问道:“那么,于期呢?”
李长冶苦笑着摇头:“于期此人,是如今整个燕王朝修为最高的数人之一,也只有燕狂人李裁天方可自言胜他一筹。
作为燕帝最为器重的将领之一,他统领着大燕七处边军中的三处,势力极其庞大。”
“不过,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于期应该正是炼狱神将的后人,他所修的真元功法与昔年炼狱一脉相承,虽然隐藏得极深,但偶尔流露出的气息,却是瞒不过我们这些同为神将后裔之人的感应。”
“实际上,在幽王朝之时,高家便是炼狱神将的副手,辅助后者镇守幽朝最大的苦牢‘炼狱火山’,看管其中困锁的数百万囚徒……在幽朝覆灭之后,诸多义军针对高家、于家的持续报复,也是最残酷、最锲而不舍的。”
“据说,当初那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过后,剑冢和其他几个大宗门派遣的高手追杀了上百年之久,炼狱神将一脉和高家的嫡系几乎死伤殆尽,仅有少数旁支血脉逃出生天,从此隐姓埋名,不问世事。”
李长冶说到这里,眼中流露出了一丝追忆与感慨:“也正是在那场浩劫之中,我李家与于、高两家失去了联系,直到一两百年前,才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