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换魂定计铁甲船5k(3 / 4)

加入书签

一些新的知识,让对方缓缓消化,以更好地利用这份额外的思维容量,增加修行和战斗的经验,配合、执行胆腑出的指令。

而在隔了几条街巷的一间陶器仓库内,一高一矮二名修行者,正鬼鬼祟祟地潜入其中,寻找着干净点能住上一晚的地方。

……

又过了一段时间,白羊峡的那间石室内,依旧灯火通明。

几名赵青互相使了个眼色,倏然间融为一体,关得并不严实的门户无风自开,从外面飞进来了一只蓝色的信鸽,咕咕叫了两声,眼神有些警惕地停在了她的手上,任凭赵青取下了一封厚重的信函。

这自然便是夜策冷送过来的,有关铁甲船舰结构的图纸与相关的符器、法阵、人员等机密情报,由于图案很难在通讯玉符里说清楚,还是得让专业的信鸽亲自出动。

白羊峡地处偏远,初次前来,就算这小鸽子经过了夜策冷的特意指点,只怕也飞得晕头转向,找了不知多久,纵然属于有修为的灵禽,也累得有些慌,在边上闭着眼睛稍作歇息。

“喝点水,补充点能量。”

赵青微微一笑,随手招来了一盆清水,洒下了先前夜策冷所送丹药剥离出的一些碿粒,示意信鸽进食,接着便打开了密信,飞快阅览了起来。

最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幅幽浮大舰的手绘外观图。

只见全图的线条多有涂改,比例与透视关系也显得颇为失调,大舰的雄伟气势在这图上竟是半点也瞧不出来,反而像是孩童的涂鸦之作,让人忍俊不禁。

细观之下,整张图画的着墨经过了反复的浸润与析出,一看便是受到了御水功法的影响,可从中窥见夜策冷极力掩饰自己画技缺漏的过程,然而经过了不知多少次修改,却依旧是如此笨拙的成果。

想象着对方在夜里找不到合适画师的情况下,只好亲自操笔上阵,却屡遭挫折的模样,赵青不由得会心一笑,同时也对夜策冷的用心和执着感到敬佩。

此界之人寿命长度相对普通人优势并不大,修行者平日里最专注的莫过于真元功法与各种剑经,对诸多外道少有涉猎,故而绘图之术普遍不怎么样,也是预料中的事情。

她轻轻叹了口气,将第一张图纸放在一旁,继续翻阅密信中的其他内容。

随着阅读的深入,赵青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显然,密信中的其他情报更为详尽且实用,从舰的符器阵列到舰尾的法阵布局,再到各舱室的人员配置与职能分配,无一遗漏,足以让她对铁甲船舰的内部构造与人员配置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许多年来,胶东郡的强大来自于海外的丰富出产,而大秦王朝的诸多灵药,一些让大秦王朝修行地的修行者进境神的药材,更是和海外通航密不可分。

当年大秦王朝变法开始,大秦王朝就用铁甲舰队征服了胶东郡外围的海域,征服了诸多岛国,从此大秦王朝的舰队一直能够航行到其余王朝未知的海域,航行数月而不归。

大秦王朝的铁甲舰为大秦王朝独有,比其他三朝先进许多,据说制造图录来自当年的大幽王朝,而图录更是篆刻在八座金人之上。

这种巨船,在大幽王朝时称为“幽浮”

,是那个时代仅次于神王巨舰的二级主力战舰,也是当今世上最强大的综合性符器之一,代表着符器、法阵、冶金、造船等诸多工艺的巅峰成就。

自然,如此高难度的舰船制造,绝非一蹴而就,就算幽王朝的图纸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建造细节,也得有一段逐步展、积累经验的历程。

大秦最开始的铁甲船只,便是胶东郡郑氏门阀统合本地其余门阀、搜刮了当时七朝优秀工匠,历时多年研而成的技术结晶。

那其实也不过是数十年前的场景,一艘将秦王朝舰船大小纪录翻了整整一倍的玄甲商船,自胶东逆流而上,停泊在了长陵城外的渭河港口,跟周边的木质小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一日,神舟“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屈服蛟螭”

,庞然如山的巨大身影、森冷幽寒的金属反光,让世人陷入了震撼之中,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

根据相关的数据,赵青估算出这艘初代铁甲船,排水量应该达到了六千余吨,全长在百米上下,载员可达千二百人,不过依旧采用的是巨木制成的龙骨,尚有风帆作为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