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八窍异心,光子葬礼(6K)(3 / 6)
异的情感经历,使得形如未琢璞玉的“心窍”被提前开发觉醒的话,很难观察到它对修行过程的实际影响,悟性增益几近于无,毕竟常规的智力主要由大脑决定。
可一旦心窍出了问题,却反会降低智慧,“心蔽吉凶者,灵鬼摄之”,通常称之为“不开窍”“鬼迷心窍”等,甚至能让人变成傻子。
“心窍者,离宫也,心神所居,通则诸窍皆通,真火可降,能济肾水,心窍不通,诸窍不通,心火不降,火水未济。”
若是改换走上了炼气炼神的路子,正如现下的施夷光,那心窍的作用就立刻突显了出来。
只因它本是先天所生的魂魄通道,主导着三魂七魄系统跟精气神的往来,可依从某种难以描绘的过程来影响智慧层次。
根据这一原理,便有了“上智人心有七窍三毛,中智人心有五窍二毛,下智人心有三窍一毛,常智人心有二窍无毛,愚人心有一窍,下愚人心有一窍甚少,无窍则神无出入之门”的研究结论。
而文子则明确指出,心窍主要决定的智慧相关方面,其实可用“择路之明、用物之精、避劫之巧”这三点来描述,并不能无限扩大化到全部的领域。
“灵智”两字中的“灵”字,正是指它,故而“精怪启智,必先开窍”。
作为常规认知中心窍达到极限数的“七窍玲珑心”,因其恰巧对应着七魄之数,每窍可存驻一魄,天生阴神的修行即达圆满,且无需后天修炼便拥有同步生长的心之身神。
若是正式觉醒,基础的修炼速度更能提升七倍,相比于那些常规的体质,这可是个独立乘区。
“七窍皆通玄元炁”,步入六气境阶段后,该体质对万物纲纪与道韵的参悟更是远远超过他人。
几乎一切道术均可一看就会、一阅即明,推陈出新,创出自己的理解,万法皆通,所以进展无比神速,堪称圣贤转世之姿。
可“八窍离墟心”却并非如此,因其变异额外多出一窍、导致神光外泄、心火难敛。
虽然理论上可展现出比七窍玲珑心更加惊艳的天资,但实际上,每次激发催用都会带来魂魄的痛楚,付出诸多代价。
前者常驻加成,后者仅能偶尔使用,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有被动特性“直觉强化”生效,甚至还会随时随地产生心绞痛和心脏骤停,神光外泄疲惫不已,自然要差上一大截——除非,能弥补上这个重大缺陷。
施夷光的这种神秘体质,在早些年幼时固然成了拖累,让她不得不接受郑旦的悉心照料。
直至那一日范蠡路过,当即认出了其中的妙处,明晓这实是千载难逢的师徒渊源——因为他正是原版“七窍玲珑心”拥有者。
上千年方有一人降世的“七窍玲珑心”,竟然能跟更加罕见的“八窍离墟心”同处一代,如此微乎其微的概率居然发生在了眼前,不禁让人生出一种命运交织、同道殊途的感慨。
当赵青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是心中讶异不已,只因传闻中范蠡的修行速度似乎并不算快,很难匹配得上如此高端的体质,现在看来,他估计是在挑战某种极高难度的功法路线,故意压制修为进境。
毕竟是文子的徒弟,黄老道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疑似未来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