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人生如戏全看演技(3 / 5)

加入书签

    知青办主任一看县领导的表情就知道,他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于是问道。

    “你们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秦浩知道,表演的时刻到了,慷慨激扬的说道:“刚刚县领导也说过了,现在国家不富裕,我们知青上山下乡是为了建设农村,而不是让农村养着我们,所以我们村十几名知青在商量过后,决定主动为国家分忧。”

    秦岭跟宁宇都是一副怀疑人生的表情,他们什么时候这么伟大了?怎么没听说过?

    知青办主任跟县领导相视一眼,都有些激动,什么是好知青,在他们看来,老老实实待在农村,不给他们添乱,那就是好知青,此刻在他们眼里,秦浩就是一个好知青,跟钟跃民那帮捣乱的一对比,简直就是天使嘛。

    “嗯,你们能够有这种想法是很好的,我们也应该鼓励,可是,你们毕竟没有种过地,万一到时候........”知青办主任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事不靠谱。

    秦浩直接打断:“马主任,是这样,我们呢打算第一季种植大豆,种子由我来出资购买,不需要县里拨款,大豆的成熟周期是五个月,我们只需要县里在这五个月之内,继续发放我们的口粮,五个月之后,我们就能做到自给自足。”

    这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县领导发话了:“可是,这跟我们知青安置的政策不相符啊。”

    “那就不妨先拿我们村做一个试点,如果我们成功了,这套经验可以拿给其他村的知青点来用,如果失败了,左右我们开垦的荒地也能为村里贡献出新的耕地不是?”秦浩不紧不慢的回答。

    县领导明显心动了,别看现在知青办是国家统一分拨口粮,可谁知道后续是不是要地方负担呢?就陕北这些小县城脆弱的经济环境,要供养这么多知青,可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正如秦浩所说,如果成功了,推广开来,知青能够自给自足,这笔负担就成了财富,而且对他来说,也是一份政绩。

    现在全国都在为知青安置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如果他能够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说不定就能脱颖而出,到时平步青云也不是不可能。

    “你能不能写一份详细的计划.......”

    还没等县领导说完,秦浩就把连夜赶工的策划方案递了过去。

    县领导一看秦浩的字,就暗暗惊奇:“小同志,你之前家里是做什么的?”

    “我妈很早就去世了,我爸之前在部队工作,一年前被隔离审查了。”秦浩也没有隐瞒,知青的档案县里都有,一查就知道了。

    县领导没有再说什么,不过心里已经把秦浩当做是高干子弟了,光是这笔字就不是一般人能写得出来的。

    不过真正让县领导惊讶的还是信纸上的内容,这份策划方案的详细,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小同志叫什么名字?有没有兴趣来给我当个秘书啊?”县领导起了惜才之心,笑呵呵的问。

    秦浩先是自报性命,随后却摇头道:“在我父亲还没有平反之前,我恐怕不能进政府单位工作。”

    “可惜,可惜了啊。”县领导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