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章 :蒙学(2 / 5)
p;秦浩一个闪身,轻巧地躲了过去:“奶奶,那你之前还说,男人说话女人莫要插嘴呢,我是白家的男人,怎么就没有说话的资格?”
白秉德跟白嘉轩相视一眼,诧异之余也都为白家继承人的机敏感到高兴。
就连朱白氏也是盯着秦浩看了良久。
……
朱家。
朱白氏回到家后并未直接提及教学之事,而是趁着丈夫在书房整理古籍。她将秦浩练字的草纸“无意”混入朱辰熙批注的书稿中,待丈夫突然瞥见纸上稚嫩却结构工整的楷书时,果然蹙眉拈起纸页:“这是何人所写?笔力虽弱,但间架已有颜体风骨。”
“哦,应该是上回浩儿来你书房无聊胡乱写的。”
朱白氏见丈夫上钩,故作叹息的道:“可怜这孩子出生没了娘,又天生聪慧,从小就没让他达操过心,如今他达却只能眼睁睁看他跟着野孩子们掏鸟窝,荒废光景。”
朱先生闻言眉头紧锁:“浩儿今年满五周岁了,为何不给这孩子请个先生?以白家的财力应该不难才对。”
“钱倒不是问题,主要浩儿这孩子太聪明,请的先生往往被他几句话就给问住了,说是师者无法为学生解惑,更何谈授业,一个个灰溜溜又走了。”
听朱白氏这么一说,朱先生来了兴致:“还有这等事?他都问了什么问题?”
朱白氏故作回忆状:前些日子有个老秀才来教《三字经》,刚念到‘人之初,性本善’。
浩儿便问:‘先生,若人性本善,为何我昨日见隔壁二狗偷摘鹿家的梨?二狗与我同岁,难道他的‘初’已过了吗?’
老秀才支吾半天,最后说孩童顽劣不算恶,浩儿又问:那如何算顽劣,如何算恶?如何界定,《三字经》里可没说。
老秀才当场噎住,当日便拎着包袱走了。
朱先生闻言失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兴味:“这小子倒是会钻字眼。”
朱白氏见丈夫如此,心道:有戏,于是趁热打铁:“后来请的举人更狼狈。
教《千字文》时,浩儿指着‘天地玄黄’问:‘天若是玄色,为何晴空是蓝的?地若是黄色,为何有些土又是黑的?’
举人搬出《易经》解释‘玄为天色’,浩儿却道:‘可《诗经》里又说‘悠悠苍天’,苍是青色,到底谁错了?’
举人恼了,说典籍不可质疑,浩儿竟回:‘孔圣人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呢,先生怎么不学圣人?’
气得那举人摔了戒尺,又跑了。
书房里静了片刻。朱先生忽然似笑非笑的道:“明日带这孩子来见我。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问住我。”
朱白氏对上丈夫的眼神莫名一阵心虚,以她对丈夫的了解,应该是已经看破了自己的小伎俩,却偏偏不戳破。
“难道是要为难浩儿?”
怀着忐忑的心情,朱白氏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白家报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