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北狄再动龙象神威(2 / 3)

加入书签

部落吞了,那也差不多了。

以两家现在的体量,金帐王庭没有把握能够通得了拓跋部落,拓跋部落又哪有把握能够吞得了金帐王庭

而只要大汉能够进一步强大,能够堵住拓跋部落向南展的路径,那么,拓跋部落能够展的方向也只剩下一个东边了。

三个扩张的方向,堵住了两个。

如此一来的话,自然起到了限制拓跋部落展的作用。

而且,在拓跋部落的东边,金帐王庭自然是想要找办法也动一下手脚的。

连南边都已经堵住了,在东边,金帐王庭自然不会让拓跋部落那样肆无忌惮的展。

就像是拓跋部落和最西面的一部分势力,交往越密切一样,这个时候的金帐王庭,也在想办法加强和东边那三家的联系。

甚至,还想着在东边这三家之中选择一家,同样将他扶持壮大。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正是因为这两家不断的拖对方的后腿,这也就导致了,中原七大皇朝之中,在帝之凌的南征北战之下,一步步的走向了统一。

但反观是当时的北狄,依旧是一个双强对立的局面。

甚至,在那个时代,就算是东夷,也曾经一度走向辉煌,也就只有北狄,在双强的内耗之中,不断的消耗他们自身的实力。

这一次,步骑大军加起来,金帐王庭足足动用了二十万兵马,这个数量虽然听起来不少,可是,相比于金帐王庭的整个体量来说,却绝对不算多了。

只不过,二十万兵马,虽然相对于金帐王庭的整个体量不算多,相比于近百年来他们两家规模最大的那几次冲突所动用的兵马,同样不算多。

但是,这一次,金帐王庭派出的主帅,可是和当初天狼关之战中出现的拓跋宗政齐名的草原三大名将之一的赫连平乱。

而且,赫连平乱在隐隐之间,更加是草原三大名将之。

他的存在,对于金帐周围的任何一家势力来说,都绝对会是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就算是对大武皇朝这样的皇朝级别的势力来说,赫连平乱的存在,同样是压在他们心中的一块巨石。

早些年的时候,大武皇朝的那些名将们有一个算一个,十个里面有八个都在他的手中吃过亏。

剩下的那两个,不是因为他们够强,只是因为运气好没碰上他。

可以说,青年时期的赫连平乱,能够打下赫赫的威名,完全都是大武皇朝一力贡献的。

在大武的身上刷了一波名气之后,他此后就很少对南了,而他的重心也在放到了北狄的身上。

在当初面对慕容部落的时候,两败慕容渊,次以诱敌深入之策,全歼了当时拓跋部落的第一强兵八千沉渊重骑兵。

而慕容渊第二次兵败,更加是慕容部落难以承受之痛。

他前后的两次兵败,虽然总体上看损失的兵力并不多,可是,第一次搭进去了,慕容部落最强的一支骑兵。

而第二次搭进去的,却是慕容部落最骁勇善战的那一批将领。

而当他被调到针对拓跋部落的战线之后,表现同样强势。

拓跋长平的叔叔拓跋宗德,就是兵败之后,被赫连平乱亲手砍下了他的脑袋。

而这件事情,也一直被拓跋长平所耿耿于怀。

毕竟,在拓跋长平的少年之中,拓跋宗德算是拓跋长平为数不多的温暖之一了。

而赫连平乱开始负责针对拓跋长平的战事之后,拓跋部落的众多名将也步入到了大武皇朝那些名将的后尘,一个个的都栽在了赫列平乱的手里,也就只有一个拓跋宗政,才遏制住了赫连平乱的连胜之势。

如今已经四十多岁赫连平乱,从他十五岁第一次领兵作战开始,已经是将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

这将近三十年之内,赫连平乱南击大武,西伐慕容,东却拓跋,大小共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八,余者钧解。

而剩下的这四场,其中足足有三场,和他打平的都是同一个,正是和他并列为北狄三大名将之一的拓跋宗政。

相比之下,拓跋宗政的战绩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算是像赫列平乱这样的不败名将,他的身上是背着败绩的。

虽然只是少年时期在他刚出道的时候的一次小规模的争锋,但是,也正是因为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