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3 朝局纷乱(2 / 5)

加入书签

看吧。”

    这一看,又是数日过去。

    不管是朝中还是京中舆论,竟然丝毫没人提起马中锡的事情。

    裴元听了陈心坚的回报后,不由大感诧异,“何鉴这么要脸的吗?”

    这可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关键时刻了。

    裴元不相信何鉴还有什么别的门路可走,难道他就这么等着边宪和萧翀来一出王姐归来?

    何鉴只要是个合格的政客,就该明白现在要做什么决断了。

    陈心坚有些担心的对裴元道,“千户,那何老儿不听你的,会不会影响咱们接下来的计划?”

    裴元长叹,“不想这何鉴也是个不堪大用的,罢了,使用备用方案推他一把吧。”

    裴元猜测,应该是何鉴对自己的身份有所顾虑,所以才宁可慢慢等死,也不愿意平白冒险。

    既然这样的话,那裴元只要主动掀桌,让何鉴意识到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他自然会忍不住出手,将事态引导向对他最有利的方向。

    于是,很快,在城外驿站养病的山东镇守太监毕真,就再次发出雄文,重论马中锡案。

    毕真认为,霸州贼恶劣不堪,根本不是靠教化能够安抚的。

    马中锡当年希望用仁义感化那些叛贼,结果却被叛贼戏耍,以至于叛贼越发肆虐。

    由此也可以看出,单纯的德政,并不能阻止那些丧心病狂的贼人。贼人是否反乱,也和地方的治政没有太大的关系。

    是以武臣们推责各州县,完全是在混淆视听,无理取闹。

    这下就连朝中部分清流,也忍不住嗟叹一声,真贤宦也,谷大用之流若豚犬耳。

    随着马中锡案回到众人的视线,关于当年马中锡案的始末,也被人为置顶,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

    马中锡案的事实比较清楚。

    当年刘六刘七起事的时候,朝廷让马中锡和惠安伯张伟带领京军,对霸州叛贼进行围剿。

    马中锡虽然声望很高,但是不懂兵事。

    惠安伯张伟乃是外戚,是个跑来刷战绩的纨绔。

    两人商量一番后,右都御史马中锡觉得,应该在自己擅长的战场击败敌人。

    比如,儒家义理?

    于是,马中锡宣布,霸州乱贼都是良民,都是赤子,他们之所以反叛是被酷吏和太监逼迫的,应该推诚待之,这样他们就会不战而降。

    随后下令:贼所在勿捕,过勿邀击,饥渴则食饮之,降者待以不死。

    简而言之,就是贼人在的地方不能去抓,贼军路过不能攻击。贼人饿了要给他饭吃,渴了要给他水喝。贼人投降了也不能杀,要用仁爱感化他们。

    对此,霸州叛军表示:真爽啊!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