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北凉王府 暗流涌动(求月票)(2 / 3)

加入书签

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赔罪。

这时作为特使的太常寺少卿徐良,抬了抬手,眉眼平静,开口道:

“能理解,本卿奉陛下旨意,就是为这事而来的,想来北凉王也没有这心思,带路吧!”

“谢大人!”这城门守备得了话,马上转身,挥了挥手,很快,有手下牵了马过来,随后这位飞身上马,带着手下将士,领着朝廷来的特使人马进城。

城内主街由黄灰色的大石砖铺就,二十来丈宽,异常宽大,可容许多匹马并行,一进城,人流如织,城中热闹非凡。

街上胡商的驼队首尾相接,铃铛声一声接着一声,西域的商物和中原来的在沿街商铺中交相辉映;其中,还有大大小小的铁匠铺在沿街开设,锻打兵器的铿锵声此起彼伏,火星溅落如流星坠地

沿街上,与中原其他地方不同,这里当街纵马者繁多,竟不禁止,不分男女,男子飞奔呼喝,威武雄壮,女子纵马时裙裾翻飞如彩蝶,威风飒飒,别有一番地域风情。

跟着进城的朝廷队伍里,太常寺少卿徐良,透过马车的侧窗,默默地观察这一切,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例如,旁边带路,侧卫的凉州兵马,身上的盔甲就和中原的颇不一样。

这些骑兵甲衣呈暗银色,札甲为基础,甲片形似柳叶,上宽下窄。腰腹处束着宽约四指的铜带,带上悬挂着小股皮条编织的甲裙,甲裙长及膝盖,每根皮条末端都缀着一枚小铜铃,这些铜铃的用处,好像行军时铃响细碎,连成一片,便可起震慑敌人和敌军马匹之用。

他们的头盔为鍪形,顶部竖插一根黑铁狼尾簪,两侧护耳可向上翻转,护耳内侧衬着狼皮,既能抵御风寒,又能缓冲钝器撞击。

此外,北凉骑兵的左臂多套着一块可拆卸的圆盾形臂甲,甲面浮雕着缠枝莲纹,看似装饰,实则是为了格挡敌军的马槊

这套盔甲上的细节很多,明显是经过不断战争后取得的经验。

还有一点,凉州城里的铁匠铺有点多了,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主街上敲敲打打,那些在火炉边汗如雨下的铁匠甚至看着他们穿行的队伍,眼神中映衬着火炉的火光。

徐良看着这一切,目光微眯,想到自己身上的任务,心情有些沉甸甸的,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

陛下秘宣他进宫,亲口交代之四,背后怕是藏着暗流汹涌。

北凉的那位王爷,陛下一母同胞的弟兄,可不好惹!

就在沿街百姓和胡人商贩的一双双眼睛围观中,徐良一行朝廷的队伍,穿过南城,来到位于北城的一片气势恢弘建筑群,院墙连绵数里。

随着前方领路的兵马停下,两扇朱漆大门高达数丈,十二道鎏金铜钉纵向排列,每一枚都有成人拳头大小,门上铜环兽首,足有磨盘大小,一般人根本推不开这个门。朱门之上,“威镇西陲”的匾额在夕阳余晖下熠熠生辉,笔锋如刀劈斧凿,气势磅礴,据说是先帝御笔亲题,历经千百载风霜磨砺。两侧门柱是整块汉白玉裁成,柱身缠绕着四爪金龙,龙爪深深嵌入石柱肌理,仿佛下一秒就要挣石而出,腾云直扑关外。。

北凉王府到了!

远处,城墙角楼上适时响起沉闷的鼓声,暮鼓敲响,惊起城头栖息的雁群,掠过夕阳鎏金的城墙,北方遥远的大漠,传来苍凉的胡笳声,与鼓声交织在一起。

此刻,恢弘大气的王府门前,列开两列队伍。左边是披甲的将军,甲叶在残阳下泛着冷光,右边站着王府属官,从长史到录事身着绯色或青色的官袍,袍角被风扯得猎猎作响,垂手肃立。

足有数十人,面色各异,目带精光,看着勒马上前的禁军,以及身后的马车!

两列队伍中间,簇拥着一群锦衣华贵之人,有目光桀骜之辈,也有心思谨慎者。

而为首者,一身玄色蟒袍立在匾额之下,鬓角染上白霜,肩背如远山,眉骨高挺,一副吊眉,瞳仁是极深的墨色,气度威然!

北凉王,萧中天!

西域胡人,称其杀神;江湖中人,称其贤王;

“yu”

朝廷特使的马车轱辘停在王府门前。

徐良从车上下来,从袖口中一抽,一卷明黄卷轴在其手中拉开,随后口中大声宣读。

“北凉王接旨!”

这话一落,王府众人跪到一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