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章 屯田清吏司(1 / 3)

加入书签

这边,周桐回到书房,将记忆中关于蜂窝煤制作和初步土法提纯(主要是筛选、破碎、洗煤去除部分杂质、与黏土配比、成型及充分焖烧)的详细步骤、注意事项,一一向沈怀民和欧阳羽阐明。

既然此事后续主要由沈怀民出面推动,这些核心原理和关键环节,他必须了然于胸。

解说完毕,周桐还推着欧阳羽,带着沈怀民去到后院,实地观看了小十三和孔大正在进行的简单筛洗煤块的过程。

这些步骤,经验丰富的炭匠自然也懂。

但周桐强调的细致程度、水质要求以及去除特定杂质的目标,则更为系统和明确。

至于后续的封窑焖烧,则是制作这种“硬炭”

或“半焦炭”

的关键,需要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

初步的技术交底完成后,接下来便是繁杂的实务:选址建造规模化的窑厂、招募可靠的劳工、大规模且低调地收购煤炭原料。

销售环节反而不必担心,一旦产品经皇家认证,自然有专人来负责推广和渠道,而这个人选,毫无疑问会落到熟悉钱粮调度、又深得帝心的和珅头上。

沈怀民也需要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由一位皇子,尤其是目前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皇子来主导一项明显惠及民生、尤其是能帮助贫苦百姓度过寒冬的工程,具有多重深意:

1树立贤名,积累声望:跳出朝堂争斗,直接面向百姓展示其“为民务实”

的形象,有助于扭转部分因其与戚薇之事而可能存在的负面舆论,积累坚实的民间基础。

2展示能力,赢得认可:通过成功运作一个从技术研到生产推广的完整项目,向朝臣和皇帝证明其具备处理实际政务、协调各方资源的能力,这比空谈韬略更有说服力。

3合乎礼法,规避风险:以皇子身份管理“官营”

产业,名正言顺。

将此事定义为“皇差”

或“工部差事”

,而非个人经商,能有效避免“与民争利”

的指责,同时也将沈怀民与具体利益剥离,更显其一心为公。

4稳定人心,预示未来:让天下人看到,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皇子正在稳步走向权力中心,这本身就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也预示着未来的朝政可能更加注重实务。

大致方向敲定,几人决定午后便动身前往工部,开始对接具体事宜。

周桐先回房稍作休息。

一进房间,就见小桃手里还捏着柿饼,吃得正欢。

周桐不由得皱眉:“还吃?这东西少吃点,容易得结石。”

小桃眨巴着大眼睛,满是不解:“结石?那是什么东西?”

周桐一时语塞,这玩意儿跟古人解释不清,只好换种说法:“就是一种病,肚子会非常疼。

柿子性凉,吃多了对肠胃不好。”

小桃“哦”

了一声,浑不在意,甚至带着点小聪明地反驳:“那我把它们烫热了吃,不就不凉了?或者我多喝热水!”

周桐:“……”

他竟无言以对,干脆直接上手,没收了她手里剩下的柿饼,只留了一个递给旁边的徐巧,问道:“这小子吃了多少个了?”

徐巧温婉地笑了笑,轻声回答:“连着早上你给的那个,大概有五六个了吧。”

周桐一听,立刻板起脸,拍开小桃还想偷偷伸过来的手:“不准再吃了!”

小桃嘟着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服气地摇晃着身子:“不吃就不吃!

哼,我过会儿自己出去买!”

周桐直接揪住她的耳朵,力道不重,但态度坚决:“不行!”

“为什么不行?!”

小桃的叛逆劲儿上来了,“小十三能出去,我为什么不能?”

周桐瞪着她:“那能一样吗?小十三要是出去,三天不回来我都不担心。

你?一个时辰看不到人我就不放心!”

这话更是点燃了小桃的反骨,她立刻就要跳起来反驳。

周桐深知跟她讲“你容易惹事”

的大道理,她能回你十句歪理,只能转换策略,来软的。

他松开手,叹了口气,语气带上几分担忧,开始“洗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