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章 好是好就是有点费和珅(1 / 3)

加入书签

皇宫深处,霜降殿内。

此处是五皇子沈递生母齐妃卫淑的居所。

殿内陈设不似中宫那般威严肃穆,反而透着一股将门世家特有的爽利与英气,多宝阁上陈列的并非珍玩玉器,而是几柄造型古朴的短刃、一张小巧的犀角弓,墙上甚至还挂着一副磨损明显的旧马鞍,无声诉说着主人与武将家族的深厚渊源。

窗外的寒意被厚重的帘帷隔绝,殿内暖意融融。

皇帝沈渊并未身着龙袍,只一件玄色常服,随意地坐在铺着软垫的檀木椅上,手捧着一杯热茶。

齐妃卫淑坐在他身侧,眉眼间带着温和的笑意,正将一碟新制的点心往沈递面前推了推。

沈递几乎是刚从欧阳府回来,便第一时间赶到了霜降殿求见。

此刻,他正绘声绘色地向父皇和母妃描述着在欧阳府后院的见闻。

“……父皇,母妃,你们是没瞧见!

那黑疙瘩,哦,小师叔管它叫‘蜂窝煤’,放在特制的小铁炉里,就那么一小块,烧起来几乎没啥味儿!

不像寻常石炭,呛得人直流眼泪。”

沈递比划着,脸上带着孩童现新奇玩具般的兴奋,“工部的宋师傅都说了,虽比不上顶级的银霜炭,但比寻常柴薪和劣炭强得多,关键是耐烧!

一块能顶好久呢!”

他顿了顿,又将周桐在书房里关于推广、收购煤炭可能引囤积居奇、以及其自称有办法反制压价的种种说辞,一五一十地转述了一遍。

沈渊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眼中闪烁着颇感兴趣的光芒。

“朕就说他这段时日神神秘秘,除了往老三那儿跑,便是窝在欧阳羽府里鼓捣,原来是在搞这东西。”

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这小子,倒真是个能折腾的。

琉璃方子是他想的,这改良石炭的法子,居然也被他琢磨出来了。

他管这个叫……?”

“回父皇,叫蜂窝煤。”

沈递连忙补充。

“嗯,蜂窝煤……形象。”

沈渊点了点头,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更难得的是,他不仅想到了东西,连后续可能遇到的麻烦,以及如何借势推广,都想到了前头。

心思够缜密。”

他看向沈递,语气带着点拨的意味:“你小师叔此举,看似只是献了个法子,实则已将大体框架勾勒清晰。

后续具体章程,自有工部和你大哥去完善操持。

他呢?功劳不小,却懂得将自己置于幕后,不显山不露水。

这份玲珑心思,你该多看多学。”

沈递听了父皇的分析,眼中对周桐的佩服之色更浓,郑重地点了点头:“儿臣明白了。”

他心中暗道,小师叔果然深藏不露。

然而他并不知道,周桐此举,怕麻烦、想偷懒的心思,恐怕远多于所谓的“玲珑”

沈渊目光在沈递脸上停留片刻,语气缓和了些:“既然他确有才学,你平日无事,多去欧阳府走动走动,跟着你小师叔,总能学到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沈递一听,脸上刚露出的喜色瞬间垮了下去,小声嘟囔:“可刘将军那边的武课……”

沈渊还没说话,旁边的齐妃卫淑便轻轻拍了他一下,佯怒道:“陛下让你去,你便去!

难道还想讨打不成?刘将军那边的课业也不能落下,堂堂皇子,岂能文不成武不就?”

她语气虽带着责备,但眼神里满是慈爱。

她深知自家儿子因前面有太子(已故)和沉稳的沈怀民对比,自幼并未被按照储君标准严苛培养,虽少了些束缚,却也难免疏懒。

如今能跟着周桐这等不拘一格却又确有实学的人增长见闻,她是乐见的。

沈递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辩,只得起身,不情不愿地行礼:“是,儿臣告退,这就去刘将军府上。”

看着儿子耷拉着脑袋离开的背影,卫淑无奈地笑了笑,对沈渊道:“这孩子……虽说不用像怀民当年那般辛苦,但也总不能太过懈怠。”

沈渊呷了口茶,淡淡道:“无妨,递儿心性纯良,如今有周桐在一旁偶尔提点,未必是坏事。”

他将话题拉回正事,“周桐此法,若真能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