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听何大人一席话真是胜读一席话(1 / 4)

加入书签

周桐与沈递再次踏出欧阳府邸的门槛,冰冷的雨丝夹杂着秋风迎面扑来。

周桐在心里长叹一声:‘真是劳碌命啊……一天之内出门两趟,应酬不完的权贵,走不完的路。

我是真的、真的好怀念在桃城的日子啊……’他眼前仿佛出现了自家那个安静的小院,徐巧温柔的笑靥,还有和杜衡他们插科打诨的悠闲时光。

‘杜哥,我想你了……’他无声地哀嚎。

眼角余光瞥见巷子两侧那些阴魂不散、蠢蠢欲动的身影,周桐更是无语问苍天:‘这帮人是属牛皮糖的吗?怎么就这么有毅力?下着雨都不消停!

他忍不住开口问身旁的沈递:“殿下……您这出宫,难道就没有车驾代步吗?”

他实在不想再淋雨走那么远了。

一提这个,沈递就像被点了火的炮仗,瞬间来气了,拉着周桐就开始抱怨:“车驾?别提了!

本来有的!

都怪那个杀千刀的刘老头!

非说我下盘不稳,腿力欠缺,要加强锻炼!

结果他转头就跟我父皇进言,说什么‘皇子当体恤民力,躬亲实践’,父皇一听,大手一挥,就把我的车驾给停了!

让我以后从皇宫到行宫,再到各位大臣府邸,一律步行!

美其名曰‘锤炼意志,熟悉京畿’!”

他越说越气,骂骂咧咧:“你是不知道从宫里走到我那行宫有多远!

再从行宫走到师傅这儿又有多远!

这皇宫干嘛修这么大?!

京城干嘛也这么大?!

累死小爷了!”

他踢了一脚地上的积水,溅起一片水花。

周桐一脸苦笑地听着这位皇子殿下的“悲惨”

遭遇,心里默默吐槽:‘这皇帝教孩子的方式还真是……别致。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湿滑的街道上走着。

沈递为了分散注意力,又跟周桐聊起了和珅:“说起这和珅啊,他是真会来事。

以前围着我三哥转的时候,那是变着法地搜罗名家字画、孤本古籍往三哥府上送,投其所好那叫一个精准。

后来嘛……”

他战术性地咳嗽了一声,声音低了些,“后来看我这边的势头似乎……嗯,他也开始往我这儿走动,送的礼嘛……嘿嘿,也是‘投其所好’。”

周桐闻言,好奇地问:“哦?不知殿下您好的是哪一口?不妨说出来让下官听听,日后也好……嗯,‘对症下药’?”

他故意带上点调侃。

沈递干咳一声,眼神飘忽,试图说得高大上一点:“这个嘛……无非是些……呃……欣赏音律舞蹈,领略人间绝色……探讨一下艺术与人生的真谛……”

周桐听得嘴角直抽抽,忍不住拍了拍沈递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我的殿下啊,您今年贵庚?”

(用古代说法大致是“殿下春秋几何?”

沈递挺了挺胸脯:“虚岁十八了!”

(按古代虚岁算法)

周桐用力拍了拍他的肩,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殿下,您这年纪,身体还在长呢!

正是打熬筋骨、积蓄元气的关键时候!

那些个风流场所……不是好去处啊!”

他压低声音,“尤其……万一不小心弄出个皇孙来……这……”

沈递浑不在意地一挥手,甚至还带了点小得意:“哎呀!

小师叔你放心!

这点分寸我还是有的!

那些地方的头牌清倌人自不必说,就算是……呃……那也是每次事后都会盯着她们喝下避子汤的!

绝不会留下尾!

我很小心的!”

周桐心里一阵无语:‘这是重点吗?!

重点是……’他看着眼前这位显然缺乏某些常识的年轻皇子,觉得有必要给他好好上一课。

他揽住沈递的肩膀,把他拉近些,声音压得极低,神色严肃地开始科普:“我的殿下哟!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孩子!

在于‘脏’啊!

您想想,那些地方迎来送往,接触的人何其复杂?有些病……它不挑人,而且极易通过……呃……肌肤之亲传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