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圆滑(1 / 6)
夕阳西下,将长阳城巍峨的城墙和鳞次栉比的屋顶染上一层暖金色。
周桐一行人终于踏上了返回欧阳府的路。
与去时的轻松不同,回来时队伍的氛围……略显沉重。
当然,沉重的不是心情,而是某些人手里的东西。
走在前面的是徐巧、小桃、小菊、小荷四位女子。
她们步履轻快,手里拿着的多是些轻巧的玩意儿:几包用油纸裹着的点心、几朵新买的绢花、还有一些零碎的小饰品。
小桃嘴里甚至还不闲着,咔嚓咔嚓地啃着一根长阳特色的芝麻糖棍,吃得腮帮子鼓鼓囊囊。
而跟在后面的周桐和小十三,则完美诠释了何为“人形搬运工”
。
两人左右手都没闲着,提溜着、抱着、甚至脖子上还挂着一串用草绳系着的油纸包——里面全是各种香气四溢的熟食和零食。
周桐一边走一边呲牙咧嘴地活动着酸的手腕,心里直犯嘀咕:‘失策啊失策!
本以为长阳物价高,师兄给的这十几两银子买不了多少东西……’
他算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物以稀为贵”
和“地域差价”
。
在桃城,山野干货、普通牲畜肉类便宜,但精细的点心、南方的水果、精巧的工艺品就贵;到了长阳,情况完全反了过来。
桃城稀罕的苏杭点心、岭南蜜饯,在这里的专卖铺子里价格反而相对亲民(当然是对比长阳其他消费),而那些在桃城河边随便捞的鱼虾、山里常见的野味,运到长阳后身价倍增,成了酒楼里的高价菜。
古代行商,赚的就是这千里迢迢的辛苦钱和信息差。
小桃这丫头,专挑那些在桃城贵、在长阳反而相对便宜(或者说种类繁多竞争激烈导致价格适中)的零食小吃买,可不就买了一大堆么!
“唉……”
周桐看着手里这堆足够五六个人吃两三天的吃食,无奈叹气,“买这么多零嘴儿,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去?”
前面正啃糖棍的小桃耳朵尖得很,立刻把嘴里的东西使劲咽下去,噎得直翻白眼,然后转身就笑嘻嘻地伸手过来掏周桐手里那个散着诱人卤香味的油纸包:“没事没事!
少爷!
你放心!
我能吃完!
我肯定能吃完!
晚饭我少吃点主食就行!”
周桐赶紧把手抬高,没好气地道:“别动别动!
手腕勒得慌!
还有,这些东西你都‘验’过了?”
他指的是安全,毕竟初来乍到。
小桃拍着胸脯,一脸“我办事你放心”
的表情:“那是当然!
买的时候我就搁每个摊子前使劲瞅了!
盯着他们从锅里捞出来、从炉子里拿出来!
包装的时候眼睛都没眨!
少爷你别老看那些话本子,动不动就怀疑别人下毒,哪有那么多坏人嘛!”
周桐被她逗乐了,又有点无奈,催促道:“行了行了,知道你机灵!
赶紧回去,随你怎么吃,别在这儿晃悠了,看着眼晕。”
“好嘞!”
小桃欢快地应了一声,终于老实跟在徐巧身边,但眼睛还时不时瞟向周桐手里的油纸包。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华灯初上。
他们拐进了官员聚居的区域。
与白日的相对清静不同,此时的巷弄里似乎格外“热闹”
。
不少穿着体面的仆役或小吏模样的人行色匆匆,偶尔还能看到装饰华丽的马车驶过。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明显是世家子弟的年轻男女,也三三两两地在巷子里出现,似乎都在朝着某个方向去,彼此间还低声交谈着,脸上带着好奇和兴奋。
“咦?”
小桃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四下张望,“都城的人就是不一样哈,这都到饭点了,不回家吃饭,怎么还到处串门呢?”
她自以为找到了真相,恍然大悟般一拍手,“哦——我懂了!
怪不得这些当官的都喜欢扎堆住一块儿!
原来是为了方便饭点儿互相蹭饭啊!
真聪明!”
周桐闻言,哭笑不得地解释道:“瞎琢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