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等秋收时我带你纵马踏遍这百里金浪(2 / 4)

加入书签

,可以先在几个街道设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众人听了陶明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周桐见状,笑着说道:“那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梯田开垦的事。

我已经安排人去后山勘察过了,那片坡地虽然碎石多,但土质还算不错。

咱们可以把乡亲们分成几组,每组负责一片区域,工具和粮食由衙门统一调配。”

一位里正兴奋地说道:“周县令,这梯田要是开垦出来,咱们桃城的粮食问题可就解决了!”

另一位老人也点头附和:“是啊,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众人正说着,万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满头大汗地喊道:“老爷,不好了!

有人刚刚来报官,说城西破庙又来了一伙流民!”

众人脸色微变,陶明皱眉问道:“多少人?”

“约莫三百,拖家带口的。”

万科抹了把汗,“看样子是从钰门关逃过来的。”

一位里正担忧地说道:“正值春耕,这么多流民……咱们自己的粮食都不够,怎么安置他们啊?”

周桐站起身,果断地说道:“走,去看看!”

他刚转身要走,却被陶明一把拉住:“慢着!”

陶明从袖中掏出一本泛黄的户籍册,递给周桐,“这是昨夜统计的无地农户,共一百七十三户。

你打算如何安置?城里的百姓都还没照顾好,现在又要收下这么多流民,你可要考虑清楚。”

旁边的里正们也纷纷点头,表示担忧。

徐巧轻轻拉了拉周桐的衣袖。

周桐接过户籍册,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抬头说道:“陶老,您说咱们把流民和无地农户混编如何?”

“混编?”

陶明一愣,显然没明白周桐的意思。

“对!”

周桐点头,“无地农户熟悉本地情况,流民急需生计。

让他们组成互助组,开垦梯田时互相帮扶。

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流民的生计问题,也能加快梯田的开垦进度。”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地说道:“我这人心善,没什么太大的理想,但就是想救几个人,尽自己的能力而已。”

陶明沉吟片刻,眉头微皱:“法子倒是可行,只是……怕流民不服管啊。”

周桐接口道:“让赵德柱带巡防队维持秩序,再派老兄弟们担任什长,负责传达政令。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秩序,也能让流民尽快融入咱们桃城。”

陶明终于点头:“好!

我们商量一下,你先去会会那些流民。”

周桐与徐巧等人赶到城西破庙时,晨雾尚未散尽。

三百余流民蜷缩在断壁残垣间,衣裳褴褛,面黄肌瘦。

看到周桐他们到来,流民们既激动又害怕,纷纷缩在一起,眼中满是警惕。

赵德柱和万科严阵以待,手握刀柄,警惕地环顾四周。

一个胡须花白的老者拄着木棍,颤巍巍地站起:“大人,我们不是乞丐……”

周桐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扶起他:“老伯,我是这里的县令周桐。”

他环顾四周,提高音量,“桃城欢迎各位,但需遵守三条规矩:一、男女老少按户登记;二、青壮编入垦荒队,每日领米半升;三、不得滋事扰民。”

气氛稍稍缓和,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

一个面色黝黑的汉子突然站起,撸起袖子,露出结实的手臂:“俺们不要施舍!

给俺们地种,给我们农具,我们自己养活自己!”

周桐赞许地点头:“这位大哥说得好!”

他指向远处的山坡,“那里有五百亩荒地,谁开垦归谁!”

人群瞬间沸腾,流民们眼中燃起了希望。

周桐与流民代表约定次日辰时在县衙集合,并承诺过会儿会派人送来一些粮食。

他语气诚恳地说道:“我们这里也困难,劳烦老伯先安抚好大伙儿。”

返回县衙的路上,徐巧从马车探出头来:“一下子安置三百人,粮食够吗?”

周桐勒住缰绳,望着天际翻涌的朝霞:“巧儿,你知道去年鼠疫时,我们是怎么挺过来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