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舌战群儒(5 / 9)

加入书签

  陈诺带着微笑,转头看着詹姆斯,道:“我从剧本创作阶段就跟詹姆斯一起讨论过你想的这个问题……”

    詹姆斯一接触到他的眼神,微微一愣,顿时把话筒放下了。

    陈诺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还算没有太傻。

    他不知道凯瑟琳·毕格罗这个一向特立独行,敢拍《刺杀本拉登》的女人,是不知道还是根本不在乎,所以才问这些。

    但要是再让詹姆斯来个YES,那这场看片会就算是白办了。

    台下坐着的三百多名奥斯卡评委,绝大多数都是六十岁上下的老白男,其中 95%是民主党支持者。

    而现在,正值 2012年大选,奥巴马和罗姆尼打得天翻地覆,报纸、电视、社交媒体上,全是两党的口水战。

    在这种氛围下,这些评委也许能接受一部电影,用艺术表达“影射”一些社会问题,但如果导演在他们面前亲口承认:“我们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批判美国社会。”

    那就真的呵呵了。

    更要命的是,《DROP》的故事发生地在新奥尔良——这是民主党的大本营,蓝得发亮。

    你让新奥尔良全程阴雨绵绵,天光不现,那要是评委们要是多想一句,你是不是在暗示咱们民主党的地盘前途无亮?

    就更是大事不妙。

    “……其实我们的电影从来不是关于美国的问题,而是关于人的问题。”陈诺继续说道,“影片里的雨,是因为卡西安内心的外面映射,而不是什么特殊的滤镜。

    这部电影也不是想批判谁,我也好,导演也好,只是想通过这么一个故事,让观众去感受,身处一个巨大的社会洪流里,一个普通人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又是如何在努力证明自己存在意义的过程中,迷失自己的。

    我们不是想要对谁说教,我们只是这样一个好故事的讲述者。”

    听他这么一说,凯瑟琳·毕格罗脸上闪过一丝笑意,点点头,就坐下了。

    接着是下一个。

    李安。

    李安先是温文尔雅地跟他打了个招呼,说了句“好久不见”,接着才缓缓说道: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在《DROP》里,卡西安的故事显然带有很强的移民色彩。他是一个离开家乡、漂泊在异国的年轻人,故事里充满了孤独、失落与挣扎。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影片最后三分之一,卡西安的情绪变化非常明显。

    他从最初的压抑与忍耐,转向了一种强烈的愤怒与反抗,从最开始一个温和勤劳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不折手段的恶徒。

    这是否意味着,电影所展现的,其实是一个‘橘生于淮而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

    我谢谢你哦,还故意拽了一句中文来为难老子。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