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陈主宰了这一天的硅谷(8700)(7 / 10)

加入书签

nbsp;10.99%,收盘价远低于 38美元的发行价,就的的确确在马克·扎克伯格的脸上,狠狠地来回抽了两记耳光。

    当然,把责怪完全归咎于那封公开信,陈诺觉得,这对扎克伯格来说,也并不怎么公平。

    发行规模超预期,原始股东大量套现,估值水平过高,这些其实都是原因。公开信,只是一个导火索。让一切都有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尤其是第二条。

    俄罗斯投资家米尔纳旗下投资基金 DST,对,就是那个当初同样花了2亿美金,买了2%股份的机构,说起来陈诺能够和fb签下同等合同,都是托人家的福。开盘当天减持幅度高达 40%,第二天更是继续清仓式减持。

    除此之外,高盛基金以及老虎基金这些股东们,也全都出售了其 50%的持股,远高于此前计划的减持比例。

    机构带头跑路,充分说明,扎克伯格不是说笑,这人是真的他妈的不准备赚钱。

    如此一来,散户们还有信心买进去吗?

    如果扎克伯格像某些A股公司,写一点小作文稳住股价也好,可这人就不写!

    那么,facebook按上市第二天股价 34美元计算,未来 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 57倍,而同期谷歌呢?市盈率只有 14倍,本来就是一个很难下手的价格,倔强的人收获惨淡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说为什么陈诺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那自然是facebook董事这个位置,实在是有些诱人。

    对于fb这家公司来说,股东是股东,董事是董事,董事不一定是大股东,大股东也不一定能够成为董事,因为想要进入董事会,看重的不是股份,而是获得公司管理层,特别是 CEO扎克伯格的认可与同意。

    那么,做一个 Facebook董事,有什么好处呢?

    实质性好处,比如分红、工资几乎没有,Facebook董事的薪资远低于其他公司。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的好处却是无价的。

    “facebook董事会成员”这个头衔,带来的声望与人脉资源,可以让人在硅谷乃至全球资本圈获得巨大的隐性加持,而且,随着facebook的日后的日益壮大,这个身份和名头带来的影响,也会水涨船高。

    说得明白点就是:

    在没有这个身份之前,哪怕陈诺再有钱,哪怕抱着几千万美金去投项目,许多硅谷的头部初创公司依旧不会搭理他。

    因为——硅谷从来就不缺钱。

    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投资机构,数以万亿的金钱,每天都在这里流动,寻找着下一个facebook,而每一个初创科技公司呢,也都幻想着自己就是下一个facebook。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有理想的创业者,除了钱之外,都更看重的是资本背后的“关系网”和“背书力”。他们要的是资源协同,是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