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你真的是个天才(3 / 10)

加入书签

    女人有时候也会埋怨,但是她很明白什么时候该闭嘴,什么时候该给男人一点空间。

    车辆行驶得不快不慢,陈可新看着窗外的戛纳街景怔怔发神。

    脑中全是那个“联盟”。

    作为一个在香港电影圈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老兵,同样也是电影公司老板,陈可新太清楚有这么一个“联盟”,对华语电影意味着什么。

    像他,要不是有奈飞出面,有罗芮·艾斯纳家族的个人关系,这次想组织一个提前看片会都不定能凑齐几个人。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情况,而是所有中港澳台的绝大部分导演,走上国际舞台时,都会面临的窘境。就像他听说,有个叫做李杨的内地导演,当初要不是遇到陈诺,差点因为卖不出电影,饿死在戛纳街头。

    造成这种困难得因素,要只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壁垒那也就算了。

    但是,偏偏不是。

    韩国人在这方面做得极好。

    《海云台》《不可饶恕》《下女》《阳光姐妹淘》,一部接着一部,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母亲》更别说了,一部文艺片电影全球票房卖了7000多万美元!

    虽然有戛纳影帝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加成。不过,要不是有全球发行的底气,一个2000多万人的市场,敢开出天价合同,到中国来请人?

    为什么中韩电影这些年来,差距越来越大?

    不是中国电影真的有多差,是因为韩国电影产业内部有它的一套文化输出体系。

    CJ娱乐、Lotte Entertainment和Showbox等大公司在国内竞争,但在国际推广时,却是通过韩国政府的KOFIC(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进行协调。

    KOFIC作为官方组织,为韩国电影提供出海的渠道,提供翻译补贴,还为它们联系展位,对接买家,让任何韩国电影都不缺乏对接全球买家的的渠道。

    这才是韩国电影一步步在海外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关键!

    反观中国电影呢……

    说句难听点的,唔输都冇天理。

    但是……如果,有一个平台,

    它可以搭建与中国电影和国际买家对接的桥梁,比如帮忙向欧美片商宣传一下电影,组织一下看片会,提供一点销售谈判,翻译字幕方面的帮助。

    那对于华语电影来说,也无异于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市场的大门!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

    他知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嘉禾和邵氏就想通过功夫片建立全球渠道,可最后因为缺乏系统发行经验,而铩羽而归。

    90年代,徐克的寰亚电影和王家卫的泽东公司也试过。但艺术片市场太小,寰亚和泽东都没能力整合资源,单打独斗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进入21世纪之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