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北非自由贸易区(2 / 4)
的时间成本来谈判了。
苏丹地区其实也是达尔富尔发展贸易的理想地区,因为二者距离也不远,且有了北非铁路,苏丹地区的货物想最快抵达欧洲,达尔富尔就成了最佳选择之一。
可惜,苏丹的发展并不是自己说了算,上面还有两座大山,也就是埃及和英国。
想也不用想,英国也不可能放任苏丹地区和达尔富尔有太多的交流,埃及对东非的态度同样摇摆不定,在东非面前,埃及是十分畏惧的。
就像波兰和西乌克兰面对苏联一样,埃及同样担心东非势力的北上,虽然说东非对埃及没有想法,可历史的经验,告诉埃及,东非绝对是一个比英国更加可怕的国家。
英国顶多是想经济上奴役埃及,趴在埃及人身上吸血,而东非以往,根本不给人活路,在非洲灭国无数,并且擅长从物理上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达尔富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现在达尔富尔土地上生活的民众,完全就是换了一批人。
当然,埃及的想法绝对不算错,至少恩斯特独揽帝国大权的时期,有机会的话,肯定要对埃及进行改造,来打破阿拉伯教势力中东和北非的这个联系节点,也就是埃及,埃及本身是中东国家,又是北非国家,所以是两个地区交汇的地方。
只不过,历史没有给恩斯特这种机会,才让埃及逃过一劫,早期东非实力太弱,且埃及背后有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站台。
欧洲国家,尤其是主要大国,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看到东非占领埃及的,因为这样一来,东非就能彻底垄断东西方海上贸易路线,拿捏整个欧洲的命脉。
所以,埃及留在英国人手上,也比被东非掌握要强,毕竟英国顶多用苏伊士运河做文章,针对自己的敌对国家,但是绝对不敢惹众怒。
而东非完全不同,以东非的体量,如果让埃及落入东非手里,欧洲哪怕成为一个整体,也拿东非毫无办法,这就容易让整个欧洲产生不安全感。
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东非扮演的类似于苏联和前世的俄罗斯,欧洲有可能的话,显然会不择手段的对这种超级大国进行削弱和打压。
好在,20世纪前期,欧洲并非一个整体,所以欧洲人不可能团结在一起,而且东非虽然也能给予欧洲压力,双方之间好歹隔着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所以东非带给欧洲的威慑力,远远没有苏联那样强烈。
同时,德奥合并之后的德国,也空前强大,所以,德国面对苏联,东非这种超级大国,也有一定的底气,现在的欧洲,还不至于完全沦落为世界秩序的看客,可以发挥一定的领导作用。
说完了交通问题后,切尔莱德开始说第二点:“交通上想要盘活达尔富尔的经济,大体情况就是这样,达尔富尔的第二个优势,是农业,也是现在达尔富尔最重要的产业。”
“达尔富尔是一个干旱的地区,但是其南部的农业潜力还是比较大的,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如果能够得到利用,达尔富尔南部,是可以养活数百万人口的,而现在达尔富尔人口仅仅十几万。”
“而在农业中,达尔富尔的主要特产是阿拉伯树胶,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农作物,不过,单一农作物,对达尔富尔的帮助并不大。”
“所以,达尔富尔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