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德意分赃(2 / 4)
不上意大利这种“二等民族”,意大利在阿道夫的世界观里,差不多和东非,达尔马提亚这种国家类似。
不过,好在还不是最底层,阿道夫将斯拉夫人、犹……、罗姆人(吉普赛人)和黑人等,视为“劣等种族”。
而意大利人,未被阿道夫分为两种,首先是北部意大利人,被归类为“地中海人种”,属于广义的欧洲白色人种,但与阿道夫理想的“北欧”金发碧眼形象相去甚远,而南部意大利人在阿道夫眼里,地位更低下。
他认为意大利人“懒惰”、“散漫”,并且被“劣质血统”所影响,这和阿道夫对东非的态度一致。
不过,意大利和东非,好歹能混个“二等民族”,所以并非不能合作,所以阿道夫在对意大利的态度上,还是倾向于务实的。
至少,在和贝尼托交谈时,阿道夫就会避开这个话题,但是私下里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贝尼托当然也是如此,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看不上意大利人,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反过来也瞧不起德意志人。
不过,贝尼托虽然思想也反动,但其实和阿道夫这种魔怔种族主义分子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在贝尼托的民族叙事里,他认为意大利民族不是一个血缘实体,而是基于精神、文化和政治认同,这反而就和东非有些类似了。
就比如贝尼托认为可以将其他民族“意大利化”。
贝尼托还曾公开嘲笑德国的生物种族主义是“胡说八道”、“原始的泛日耳曼主义”。1930年代初,他甚至允许犹……参加入党。
不过,前世贝尼托的这种思想后来受到德国影响,发生了转变,没有维持下去,而转折就发生在前世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征服的失败后。
如今,意大利甚至没有机会“享受”这种失败,毕竟阿比西尼亚帝国的蛋糕是东非划分的,而意大利和东非之间的差距太大,以至于意大利根本生不起歪心思。
而意大利对东非的态度也十分复杂,一方面意大利离不开东非,比如粮食和矿产进口方面,东非都是意大利主要供应国,另一方面,东非的存在确实让意大利羡慕嫉妒,毕竟东非占据的土地和资源,太让人眼热了。
回归正题,阿道夫和贝尼托在相互恭维了一番后,也正式开始了这次会面的主题。
贝尼托率先开口说道:“现在,德国已经拿下了奥匈帝国,我们对于德国帮助奥匈帝国稳定局势自然是持支持态度,不过过去奥匈帝国侵占的意大利领土,也应该借此机会回归意大利。”
“这是意大利的合理诉求,包括东伦巴第,威尼斯,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以及阿尔卑斯山南麓部分区域,都应该回归他们的祖国。”
意大利的胃口不小,东伦巴第和威尼斯确实不存在争议,毕竟上个世纪时,意大利确实统治过这些区域,但是的里雅斯特以及伊斯特拉半岛,和意大利基本没有关系。
对于意大利方面的诉求,瞬间就引发了德国的反对,戈培尔就说道:“上述区域,原本都是奥匈帝国领土,德国方面是无权对奥匈帝国领土进行分割的。”
“我们可以劝说奥匈帝国归还东伦巴第,来补偿意大利,还有威尼斯的部分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