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进入地中海(4 / 4)
在地中海活动,维护东非在地中海的利益,为本国商船护航。
但是,奥特朗托海峡海峡西面是意大利,东面是阿尔巴尼亚,这两个地方都不是奥匈帝国范围,东非也就没有办法操作。
杜布罗夫尼克港,即便落入东非手中,东非海军顶多也就在亚得里亚海里小打小闹,在和平时期,确实足够用了,但是,一旦欧洲发生战争,或者地中海海军强国和东非发生冲突,杜布罗夫尼克港就有可能被其他海军势力堵在亚得里亚海里,切断和东非本土的联系。
阿尔弗雷德部长就说道:“如果,东非能在地中海自由航行,或许就可以对你们进行一些帮助,也不至于让现在奥匈帝国的局面恶化到这种程度。”
奥地利可一直都是东非的盟友,但是,这种盟友身份,对两国间的合作,尤其是军事层面没有太大意义。
就比如南非海战,奥地利无法越过英国人,给予东非支持,而反过来,在一战时期,东非同样没有办法给予奥匈帝国太大的帮助,只能通过巴格达铁路和奥匈帝国维持贸易。
这一切的原因,还是两国都没有地中海的战略支点,从而突破英国和法国的封锁,但凡有一处地中海对外通道,被两国中的一个掌握,也不至于是现在这种情况。
鲁道夫皇帝也叹息了一句说:“确实可惜了,如果以前,帝国能够在地中海方向扩张,哪怕是控制现在的利比亚,东非和奥地利之间也能守望相助,相较于德国,还是东非更值得信赖。”
东非和德国相比,和奥地利的互补性强,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东非显然比德国对奥地利的威胁性更小,这样既可以互利共赢,又不会对奥地利政权形成威胁的盟友,显然对哈布斯堡而言是更好的选择。
而德国吞并奥地利,对奥地利人而言并不是坏事,可对于哈布斯堡家族并不是好事,毕竟谁想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呢!
而东非就完全不同,东非没有对奥匈帝国的野心,反而为了维持东非在欧洲还有地中海的利益,天然的会选择加强和哈布斯堡家族的合作,并且对其政权稳定性进行加强。
说到底,还是东非距离地中海还有欧洲太远,中间有环境恶劣的撒哈拉沙漠阻隔,而海上通道又不控制在东非手中,随时有被切断的风险。
同时,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都过于狭窄,周边强大的国家和势力有太多,即便东非真掌握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也会面临各种风险。
因此,东非想加强对欧洲的影响力,选择区域的代言人就是最稳妥的办法,而过去奥匈帝国就最适合,现在奥匈帝国岌岌可危,东非就只能另寻出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