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铁路桥(3 / 4)
多民族混合区域,这里的主要人口是波斯还有阿拉伯人,其次是卢尔人,库尔德人还有阿塞拜疆人,而迪兹富勒周边还有一些不同民族的部落势力。
巴赫蒂亚里人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实际上就是生活在山区的卢尔人,不过人数并不多。
菲尔多西对于这些巴赫蒂亚里人没有多少好感,他本身是波斯人,而巴赫蒂亚里人在波斯是绝对的少数人口,别说巴赫蒂亚里人,就算他们的主脉卢尔人也是如此。
当然,整体上来说卢尔人对波斯的认同感还是比较高的,他们一般不会和波斯政府产生冲突,因为在古代,卢尔人就长期处于波斯的统治之下,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这一点从他们对宗教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来。
波斯内部对卢尔人也不是没有偏见,但并非民族身份,更主要集中在地区发展差异上,他们认为卢尔人是“山地部落民”,这种语气接近城里人把农村人视作“乡巴佬”。
真正对波斯认同感比较低的民族,主要是库尔德人,还有阿拉伯人,而阿塞拜疆,卢尔人对波斯的认同感都很高。
因此,这次巴赫蒂亚里人对铁路建设的破坏活动,大概率是背后有人支持。
毕竟波斯湾里海铁路的建设对生活在山区的巴赫蒂亚里人可也是利大于弊。
菲尔多西就断言说:“肯定是有一部分巴赫蒂亚里人受到了外部势力的挑拨,我认为苏联人的可能性更大,英国也有可能性。”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波斯政府肯定优先怀疑苏联,但是在这件事上,英国也不能排除在外。
因为这条铁路的建设确实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英国人的利益,东非和英国虽然在波斯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这种势力范围的划分,并不具备约束性。
而波斯湾里海铁路,不管从技术,设备,还是市场等方面,都对英国不利。
这里就必须提到波斯的经济格局,总结起来就是“西富东贫,北强南弱。”
过去波斯主要是北强南弱,但是即便北方更加富裕,可考虑到北部直面苏联的威胁,英国把这一区域让给东非也不会太心疼。
而西富东贫,这里的西主要指的是西北部,西南地区虽然背靠波斯湾,但发展并不如人意,首先是处于边疆地带,其次主要是阿拉伯人聚集区,波斯政府对当地的投资并不高。
但是,波斯湾里海铁路加上东非对当地石油资源的开发,将改变这一点,过去英国不太重视的波斯西南部,现在也变成了“香饽饽”。
这很难不让部分英国人心理不平衡,波斯湾里海铁路建成也就意味着未来波斯市场东非占据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加快虹吸北方市场,也就是里海沿岸,包括波斯首都德黑兰等相对富裕区域。
石油资源就更好理解了,虽然过去英国在波斯西南部发现并且开采过石油,但是奈何东非后来居上,近些年东非在波斯新开发的油田,产量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在波斯的英波石油公司产量。
随着东非和美国两国汽车工业的崛起,这极大带动了如今世界对石油的消费需求,欧洲的汽车产业发展也比较迅速,石油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硬通货。
因此,西南部东非开发的油田,也就引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