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两大战略后方(2 / 4)
p;即便东非有这样的能力,恩斯特也不可能这么干,毕竟恩斯特本人也有借日本人之手,打乱南洋和大洋洲格局的想法,万一把日本海军吓住,他们不敢进攻澳大利亚等地方了怎么办。
虽然以日本政府的德行,他们不可能被吓住,可把矛头指向东非,那也得不偿失,东非就算下场,那也要等日本精疲力尽了再说。
弗里德里希皇储问道:“那父亲的意思是我们完全放弃在远东帝国的利益,这是否太悲观了?”
不怪弗里德里希怀疑,因为在他看来,远东帝国虽然贫弱,但相对列强国家的日本来说,二者的差距并不大。
按照他的想法,远东帝国像以前沙俄那样靠人堆出胜利也并无可能,虽然说远东帝国的实力远不如沙俄,可日本也不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恩斯特冷笑道:“正常情况下是这样,但是,金陵政府不是沙俄政府,虽然说沙俄政府这不行,那不行,但他们在对外政策上的强硬,远不是金陵政府能相比的。”
这不是恩斯特诽谤金陵政府,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金陵政府大概率会延续前世的脑瘫操作,将东北拱手让人。
而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东非从来不对东北投资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曾经东非的张玉亭,就曾向东非谋求合作,投资东北地区的兵工厂,摆脱日本控制,但是被东非婉拒掉了。
这并不难理解,相对于狼子野心沙俄和日本,显然东非在张玉亭眼里更可靠,在求助东非无果后,他才不得不继续保持和日本合作。
不过,张玉亭虽然继续和日本合作,但始终对日本保持戒心,最终被日本人谋杀,至于他儿子,不提也罢,虽然算不上坏人,但性格太软,且没有主见。
毕竟,按照一般逻辑,日本和他可是杀父之仇,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对日本进行报复。
说实话,如果此时,张玉亭之子能向东非求助,举起抗日旗帜,那恩斯特极大概率可能对他进行支持,可惜,他既没有父亲的眼光和才智,也没有魄力。
而也正是因为此人的做法,恩斯特才更加坚定了东非在远东势力的收缩。
在恩斯特看来,如今东北几乎已经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而远东帝国沿海也不安全,所以,东非在远东的投入也应该转变方向。
恩斯特对儿子说道:“现在,帝国在远东帝国的发展,应该重点放在两个地区,其一是关中平原,其二是川渝盆地,这也是远东帝国核心腹地。”
“我们在远东帝国的企业,应该优先投资这两个区域,这次徐州等地,刚好受灾严重,尤其是淮北的煤炭,铁厂,可以适当转移到西北地方,尤其是西安和神木等地。”
“南方的部分企业,也可以加快对川渝地区的投资,以山城和成都为核心。”
东非在淮海投资有煤矿和铁厂,这次,因为远东帝国大水,这些地方基本受灾严重,这也方便了这些工厂和工人的西迁,只要等陇海铁路恢复,就不难办到。
当然,对于这些问题,弗里德里希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父亲,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他们可不属于金陵政府实际辖区,我们这么做,是否会引起金陵政府的不快?”
在1931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