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成员国(3 / 4)

加入书签

东非渗透成了筛子。

    东非对委内瑞拉的态度是只能和东非一条路走到黑,至于和其他国家暧昧不清,想都不要想,更别提合作了。

    当然,在东非政府的默许下,委内瑞拉是可以和亲东非国家展开合作的,就像德国,奥匈帝国等。

    虽然这些年,德国对东非很不满,但这些不满,德国政府很识趣的没有表露出来,因为德国很清楚,只有和东非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反之,则对德国没有一点好处。

    而东非同样需要盟友,从而扩大东非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在面对美国和英国这一众昂格鲁萨克逊国家集团竞争的时候。

    总结来说,如今德国和东非的关系,很像前世远东帝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二者都看不上对方,但是为了大局,又不得不采取合作。

    在东非和德国的合作中,东非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海外原材料产地和市场方面,东非的势力范围显然是德国远远无法企及的。

    就比如现在,德国的石油进口中,委内瑞拉石油就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委内瑞拉则是东非的势力范围。

    德国当然想拉拢委内瑞拉,可因为海军力量不足,还有位置相隔太远等原因,德国根本不可能让委内瑞拉站在德国阵营里。

    所以,委内瑞拉作为东非的势力范围,反而对德国而言是一件好事,毕竟,东非不控制这里,那就只可能被美国和英国控制,而美国和英国,显然对德国的态度,不如东非友善。

    这就像19世纪,东非开辟远东经济势力范围一样,德意志国家也同样可以在这些经济势力范围内分得一杯羹,当然,更早的阶段,因为东非国力的微薄,东非也需要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保护和站队,否则根本竞争不过英法等势力。

    而20世纪以后,随着东非国力的强大,情况则反过来,东非反而成为了德意志国家海外利益的保护伞,因为只有东非具有海权优势,并且能够和英美等海军强国,在全世界竞争。

    因此,一些德国或者奥匈帝国企业在面对海外遇到别国刁难的时候,寻求东非政府的庇护,远比寻求本国政府更有效。

    就像在委内瑞拉,也有不少德国企业投资,如果委内瑞拉不是东非势力范围,而是美国的势力范围,那他们想要维持在委内瑞拉的利益,基本就不可能实现。

    这次德国派遣哈利和东非代表一起邀请委内瑞拉加入德语国家组织就是这个背景下成行的,德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有很大需求,因此,维系和加强委内瑞拉的关系,这符合德国的利益。

    哈利就说道:“加入德语国家组织,这有利于我们和东非等德语国家组织成员,加强对委内瑞拉的投资,就比如对奥里诺科油田的开发,这将进一步助推委内瑞拉经济的发展,为委内瑞拉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益,加强当地的经济建设等等,同时,我们也会从委内瑞拉进口更多的农业产品等等。”

    奥里诺科油田,也就是前世的奥里诺科重油带,这是委内瑞拉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区域。

    而东非对委内瑞拉的石油产业布局,则在马来开波湖地区,这两个石油分布区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

    马拉开波湖盆地石油产区的石油储量虽然少,但是以轻质和中质石油为主,开采和提炼成本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