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凯末尔(2 / 4)

加入书签

:“不仅仅是汽车,还有拖拉机等农用器械,我们也严重依赖进口,在交通领域,我们可能也就铁路勉强还能跟的上世界的脚步。”

    “但是,铁路方面我们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差距也十分突出,我听说现在东非正在大规模推进铁路的电气化,这可能进一步加剧我国铁路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

    谢尔达尔也面色沉重的说道:“铁路和船舶,我们还有一些基础,而在汽车和飞机等新兴交通工具方面,我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也难怪约瑟夫等国家高层的同志,对于苏联现如今的处境感觉到忧虑,我们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实在太悬殊了。”

    “如果这个时候,帝国主义国家和我们苏联发生战争,那必然会对联盟形成致命的威胁。”

    “不过好在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他们真的联合在一起,对于我们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毕竟光是现在他们对我们经济和工业的封锁,就已经让苏联的发展有些举步维艰。”

    卡利亚金宽慰道:“不用灰心,资本只看中利益,他们必然不可能真正的联合在一起,甚至会为了利益,自己内斗起来。”

    “世界大战就是证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出现,说明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我们能够利用好这种矛盾,那就能够打开突破口。”

    “而且,我深信未来苏联能够全面赶超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我们的国家犹如初升的朝阳,有着无限的光明的未来。”

    如果恩斯特听到这话,恐怕还会补上一句,也终究会等来黄昏和黑夜。

    ……

    伊斯坦布尔。

    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并没有等来和平,近些年来奥斯曼帝国国内的民族矛盾迅速升级,时常发生叛乱和局部战争。

    同时,奥斯曼帝国主体,也就是土耳其内部的斗争也比较激烈,尤其是青壮派对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发不满。

    而1926年发生的一件大事,进一步激发了奥斯曼帝国的内部矛盾。

    因为巴士拉铁路以及奥斯曼帝国从东非采购大量军事物资,导致奥斯曼帝国欠下东非一大笔债务。

    在1926年10月4日,无力偿还债务的奥斯曼帝国政府,最终选择将波斯湾东岸的领土彻底卖给东非,从而减少财政上的压力。

    而这片区域,也就是前世科威特以南,沙特沿海将近十四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带。

    在奥斯曼帝国看来,这也算一笔不错的买卖,虽然十四万平方公里面积不小,但是这片土地几乎没有产出,人口也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将此地卖给东非有利于减轻奥斯曼帝国的国防压力,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区域在北方,尤其是小亚细亚半岛。

    随着近些年奥斯曼帝国的持续衰落,各地的民族分离主义活动也越发频繁,比如亚美尼亚,库尔德,阿拉伯半岛等等奥斯曼统治下的非土耳其人居住区。

    当然,奥斯曼帝国也有对东非态度的考虑,现在不将波斯湾东岸的领土卖掉,谁能保证东非不会自己动手获取。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