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印度问题(2 / 3)
地方心甘情愿的交给我们。”
罗根斯说道:“是的,陛下,根据我们的调查,法国政府也并不重视这里,顶多是将这三地作为法国和东方贸易的物资补给点和船只停靠地。”
“当地工农业也不算发达,虽然法国人投资了一批企业,但大多数规模不大,而且技术含量低,多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
恩斯特说道:“既然如此,你们认为帝国应该不应该在这里建设殖民地。”
弗里尔说道:“陛下,我认为我们应该吃下法国的这三块殖民地,虽然说这三块殖民地对我们的经济价值,以及战略价值有限,但确实我们渗透印度的一个契机。”
“东非和印度有着较为频繁的贸易往来,但是这改变不了印度几乎被英国完全控制的局面,当然,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这一点并不值得我们担忧。”
“我们最应该担心的是印度重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尤其是在英国对印度统治的这几百年里,不断对外扩张,导致整个印度面积超过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而印度的自然条件不需要多说,其耕地和资源条件,完全有能力支撑其成为世界大国。”
“而且,印度如果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这一点对于东非的威胁是最大的,虽然印度距离远东帝国和俄国比我们近的多,但是因为地形的阻隔,以及印度独特的地理位置,反而对帝国的威胁最大。”
印度虽然距离俄国和远东帝国更近,甚至直接和两国,或者两国的附属势力直接接壤,但是他们之间有着高原和山地阻隔,还是世界上最险峻的高原和山地。
而印度领土直接插入印度洋,这使得印度有成为印度洋大国的天然基础,这一点从印度洋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而将印度洋视为海洋战略核心利益的东非,显然是不能允许印度洋周边出现一个能够威胁到自己印度洋霸权的强大国家的。
虽然,目前英国在印度洋有着威胁东非的实力,但是英国的核心终究是本土,英国人没有发展印度等印度洋沿岸殖民地的心思,如果英国人能一直维持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那英国显然会一直压制印度的发展。
而印度的问题恰恰是英国人不可能一直维持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随着殖民时代进入末期,东非政府也有这样的认知。
那就是海外殖民地的殖民成本越来越高,就拿印度来说,英国人虽然想要极力压制印度的发展,可他们又不得不倚仗印度本土的王公贵族或者买办来维持在印度的统治。
这样一来,印度本土统治阶层掌握的权力反而越来越大,并且他们又通过和英国人的合作,获得了技术,工业以及军事能力。
从印度的工业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虽然在英国统治下,印度的工业必须依赖英国的大工业体系而存在,但是即便是不完整的工业,那也是工业。
在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甚至连工业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印度能掌握部分工业,就已经远远强于周边国家。
而且为了压缩成本以及降低风险,英国企业可不会完全听从政府的安排,就拿棉纺织业来说,英国政府自然是希望印度种棉花,本土搞纺织业生产。
但是,这样一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