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土豆种植(2 / 3)

加入书签

p;恩戈罗恩戈罗是一片非常独特的地区,集中了草原、森林、丘陵、湖泊、沼泽等各种生态地貌,无数种类的野生动物在这里生存,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链系统。

    罗戈罗恩戈罗在非洲土著语的意思就是“大洞”。

    马尼亚拉湖是进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自然保护区的门户,前世海明威曾把这里描述为“非洲最可爱的地方”。

    非洲著名的马赛族就居住在罗戈罗恩戈罗的火山口附近区域,过着游牧生活。

    在旱季火山口积水湖泊成了附近动物们的水源地,成群的动物在这里栖息生存。

    作为东非殖民地新设立的大区首府,卡拉图绝对算不上出众,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比不上其他大区的首府。

    之所以被单独划分出来作为北部高原区首府,还是因为地里位置影响,这里位于北部高原区的中心。

    在非洲像姆万扎,基戈马都是自然条件优越,多多马是交通优势突出,东部的第一镇是殖民地最早起家的地方,

    只有卡拉图和下滨海区的罗恩罗达是因为恩斯特随意在地图上勾画出来的圆圈,而成为大区的行政中心。

    在东非殖民地,所有的城市基本上都在同一起跑线,都是从零开始,所以未来卡拉图和罗恩罗达的发展还是要看两个首府能不能将先发优势发挥出来。

    卡拉图降水比较少,所以在农作物选择上没有选择水稻和小麦,而是选择了土豆这种作物。

    土豆是典型的懒人作物,和剑麻一样不需要精细打理。

    土豆喜冷怕热,而卡拉图地区海拔高,温度在十几度到二十度之间。

    高原地区的光照条件基本上是最适合作物生长的,大气稀薄,云层浅,光照强。

    同时土壤偏酸性,在开垦前加入草木灰的原因,呈弱酸性。

    卡拉图的土质也比较疏松,不粘黏,方便土豆后期根茎膨胀。

    土豆生长所需要的水,也不用担心,虽然降水偏少,但是河流中的水足够用了。

    移民用工具将土壤翻开,然后起垄,将发芽的土豆茎块按照每两个芽为一组分割好,每二十到三十公分左右的距离,将土豆芽朝上插入翻耕的土壤里,最后撒上肥料,就初步种植好了。

    在经济作物的选择上,卡拉图依旧选择的是剑麻。

    在罗戈罗恩戈罗山区森林资源相对丰富,这为卡拉图的建设提供了便利。

    房屋搭建多用木制结构,同时方便打造一些生产工具,比如水车和风车磨盘等。

    卡拉图移民目前只活动在罗戈罗恩戈罗山区的东南部,没有深入罗戈罗恩戈罗山区的内部。

    所以整个北部高原区的西北方向,主要是塞伦盖蒂草原区域,没有东非殖民地势力进入。

    反而往西就是大湖区,大湖区移民人口仅次于上滨海区,而大湖区和塞伦盖蒂草原之间没有天然屏障。

    所以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