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5章 娇艳欲滴(3 / 6)

加入书签

我们的方案呢?”

李明达看了他一眼,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

继续解释道:“英方的传统方案在小型项目、地质条件相对单一的情况下确实可行。

但我们这个项目规模大、地质复杂。

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或者地质变化。

他们的方案很可能出现根基不稳的问题。

我们有详细的数据对比,就在这份报告里。”

他说着,从文件包中又翻出一份厚厚的文件。

文件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

“这里面记录了我们模拟不同工况下,两种桩基方案的绩效指标。

像我们的方案在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后期维护成本上都具有优势。”

张伟华接过报告,仔细翻阅着。

手指不时在页面上滑动,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

赵长天也一直专注地听着。

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关键信息。

此刻他抬起头,看着李明达说道:“明达,你讲得很清楚。

不过英方可能还会关注施工难度和工期的问题。

这方面你有考虑吗?”

李明达微微点头,回答道:“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虽然我们的方案看起来复杂一些。

但只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要点。

按照标准化流程作业,施工速度并不会比英方方案慢。

而且,我们可以在前期培训上多下功夫。

让英方施工团队尽快上手。

关于施工难度,我们也设计了一些辅助工具和工装。

能够有效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这是具体的说明。”

他又从包里拿出几张图纸。

图纸上的线条简洁明了,标注详细。

画着一些新颖的施工辅助器具。

接着,张伟华分享国内专家远程给出的优化思路。

他熟练地打开笔记本电脑。

拨通与国内专家的视频连线。

将屏幕转向大家,方便直接交流。

屏幕那头,国内的资深专家们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身处明亮的会议室,背后的墙上挂满了各种技术图纸和项目照片。

仿佛一个知识的宝库。

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专家率先开口:“同志们,针对英方提出的疑虑。

我们这边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

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桩基方案基础上,引入一些智能化的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桩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垂直度以及周围土质的变化。

一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预警。

使施工人员及时调整作业。

这不仅能提高施工质量,还能为后续的验收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

说着,老专家在镜头前展示了一套小型的监测设备模型。

模型制作精巧,各个部件清晰可见。

他还详细讲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方法。

赵长天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这个监测系统的兼容性如何?

会不会和英方现有的施工设备、管理系统产生冲突?”

老专家笑了笑,回答道:“我们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这套系统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数据接口和通信协议。

能够轻松与英方的设备对接,不会造成任何兼容性问题。

而且,它的操作界面简洁易懂。

英方施工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手使用。”

张伟华在一旁补充道:“国内的研发团队正在加急赶制几套样机。

预计明天就能空运过来。

到时候我们可以先在模拟场地进行测试。

让英方直观地看到效果。”

三方你一言我一语,深入探讨。

结合英方场地实际状况,从不同角度权衡利弊。

最终,敲定详细答疑方案与技术调整策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