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最好的生“日”礼物(3 / 7)
老头乐了,感觉很荒谬:“这些房子是你这种年轻人能惦记的吗,简直异想天开!”
魏明也笑了:“这跟年龄没关系吧,而且买房不是看钱多钱少吗。”
老头重新打量起魏明,心想难道是哪家的公子,看他旁边跟着一个漂亮姑娘,感觉很有可能。
对于这种靠着父辈余荫招摇过市的年轻人他向来是很不屑的,但赚钱不寒碜。
“如果我真的帮你找到了,而且还谈成了,我得要辛苦费,五……三个点。”老头本来伸出一个手掌,最后变成了三根手指,五个手掌感觉有点太贪婪了。
魏明首先问:“不知老先生怎么称呼呢?”
“我姓费,你可以叫我一声爷叔。”
“如果真能谈成,三个点不是问题,不过爷叔您劳累,我想问一下觉园二号在哪里,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老费诧异:“觉园二号?石家的觉园二号楼?”
魏明:“正是。”
“小伙子你贵姓?”
魏明:“我姓魏,跟石家沾点亲。”
龚樰听魏明说过,他祖父的姐姐当初就是嫁了一个魔都银行家,应该就是这个石家。
老费道:“那你跟我过来吧。”
觉园,之前叫南园,原来的主人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老板简照南和简玉阶兄弟俩,面积足有15000平方米土地。
当简照南去世后,弟弟按照他的遗嘱把一部分土地捐给了佛教净业社,其余地皮分块出售,由各售地业主建造了22幢洋房,其中包括老蒋的好兄弟的戴纪陶,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等。
另外还有一个石家,买了两块地,分别是觉园二号和十六号,前者是大房在住,后者由二房住。
魏明的姑奶奶魏琳笛当时嫁的就是石家的长房长孙,住在觉园二号。
石家的生意很多,包括银行、医疗、铁路、水电厂等,官方也有势力,家中还有人是驻美大使。
所以在姑奶奶的公公去世后,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因为看清了局势,于是他们一家都移民去了美国。
这个局势就是,老蒋赢不了,但他们留下来也必输。
据说姑奶奶家在美国依然在搞银行和医疗产业,算是混的最好的一小撮华人。
前世魏明只是从小姑姑口中听过一些姑奶奶家的情况,她年轻时在美国留学,无论是择校还是住宿都是姑奶奶一手包办的。
只不过魏明跟小姑相认的时候爷爷辈的三位老人都已经过世,魏明也没有特意跟美国那边走动。
不过台湾的大爷爷和美国的姑奶奶一家倒是关系密切,恐怕他们都不会喜欢爷爷和他背后的势力吧,要不然他们照样能在大魔都过着夜夜笙歌的日子,何苦远渡重洋,寄人篱下。
“就是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