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谁偷走了我的钱(1 / 2)

加入书签

“钱?什么钱?我的钱?”

秦泽猛地看向天幕,本来无所事事的态度秒变,恨不得来来回回的将天幕上上下下都扫视一眼。

“谁坑走了我的钱?”

秦泽目光如炬,群臣看到这一幕都恨不得将自己给埋进土地里,或是隐藏自身,要是今日告假就好了。

不用在这里备受折磨,群臣本来是愤怒的,他们是坚决不同意文帝改变土地分配制度的,想着下一步天幕该讲述这个话题了。

谁知道天幕不按照套路出牌,怎么讲起来了他们的避税套路,这下完蛋了。

这种套路本来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皇帝知晓,他们大臣也知晓,属于是一种默认的规则。

但秦泽不属于其中一卦的,贪财是他的本性,更何况这个人他是属饕餮的,只进不出的人的。

“天幕,你可真的是害苦了我等啊,你这个后世人,又岂能读懂我们大梁的规则?这都是应该的”

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股怒火,光是听着太子殿下这相当严肃相当愤怒的问,众人只觉得嘴里心里泛起苦涩之味。

“咋滴,就变成你的钱了?那还没到你手上呢”

不过他们又想起秦泽那套对景帝的无耻言论,“你的即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有这番思想,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好像这反应也不例外哈。

“老王,你别告诉我,你不会也干这事了吧?”

秦泽站定在王相身前,眼神严肃的看着他,虽是疑问的话语却是用肯定的语气说出。

王相绷着一张脸,怎么被选中的又是他?他怎么就这么倒霉?早知道就躲后面点了。

这问题,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竟让王相陷入两难境地。

但很显然王相是属于脑子转的快的那一档,很快就想出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方式。

“臣为大梁兢兢业业,从不敢触犯大梁律法,也从未做过贪赃枉法之事,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啊,殿下可真的是冤枉了臣。

臣的家财也仅仅只有陛下所赐的良田以及俸禄罢了,万万是不敢贪图不义之财的”

这番回答让其他人在心底默默的给王相点了个赞,不愧是能辅佐两位帝王的丞相,六啊。

就这回答堪称滴水不漏啊,现在太子殿下还小,这种事估计也不太懂,只是被弹幕上所说的税钱给吸引,还是好忽悠的。

真正不好忽悠和糊弄的是他身后的这位啊,不过有句话天幕说的对,他们确确实实没有触犯任何的大梁律法,凭借这点能活。

秦泽极其不优雅的翻了个白眼,这王相当自己是三岁小奶娃不成?

这话甚是敷衍,真当他看不懂天幕?

“王信啊,你,框我!

我问你东,你回答我西,看来就是有了!

天幕肯定还会继续的,我倒是要看看尔等的好手段!”

顺便的瞪了一眼在场的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估计都用这样的手段。

无非是利用了义田、学田,既然能排在最前面,肯定是转换了田地性质,从而达到免税的效果。

秦泽还想着叭叭,但被景帝一把捂住嘴。

秦泽:“??”

行吧,嫌我太烦了?

【义田与学田属于是特殊用途的公田,期间收入用于教育或者是救济,因此得以免税。

这可不就让这群达官贵族的找到了途径,以宗族的名义买田,再通过手中的权力改变其田地的性质。

义田与学田在建立之初是主要用于帮助救济的,就像是文帝登基初期的大旱,天灾等,其中义田与学田就贡献了不少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义田与学田可谓是利大于弊,但随着展,其中也有不少借着义田、学田捞金的。

虽然在名义上归当地的官府使用,但实际上还是由其宗族掌控,包括义田、学田的所有收益还是归宗族所有。

愿意捐钱的时候就捐点,还能得到名声,其实要按照景帝时期的税收,那收归国库的钱是远远过他们所捐的钱的。

等同于变相用着大梁国库的钱给自己赚好名声,甚至于在买卖田地的时候,都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官府所组织的开荒地。

美其名曰是为仁慈之心的优惠。

制度是个好制度,但到最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