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平定四方展建设(1 / 2)

加入书签

而后其他方面军团。

元十三,青龙军团司令,北上剿灭阿史那允契,和广大河北行省以及东北方敌方势力。

新罗女王同步配合大唐卫国军行动,南部拉扯高句丽。

元十三两个月时间,将东突厥残部阿史那允契叛军彻底剿灭,叛军之中的男女老少,全部坑杀。

卫国军人数达到五万。

留下一万人清扫河北中原地带,四万人立刻北上契丹部族,杀气腾腾。

契丹部族听闻立刻吓破了胆,上表投降,继续维持原本的条约,但事情做了,就要认。

兵贵神,三千卫国军精锐犹如天降,直接狂奔至契丹大本营。

没有丝毫犹豫,契丹部族大将沃云潼起义,活捉契丹可汗,元十三没有过度干预,只是说了一声:有些事需要代价。

沃云潼明白,于是契丹部族内部开始自主清洗。

五个月时间,青龙部卫国军打通至东北的陆路道路。

成建制的卫国军反击战,简直就是降维打击,源源不断的资源被火车输送过来。

很快卫国军就将战场推进到了拔石城。

到了这里,已经是深冬了,卫国军暂时停了下来,但这不是战争的终点,只是开始。

此时的高句丽全国内外也是一片恐惧,与唐刚开始的战争胜利,此刻荡然无存。

高藏王更是央求权臣渊盖苏文结束战争,但渊盖苏文认为唐军不过五万人,就算打不过,唐军也不可能彻底打败他们。

前车之鉴,便是隋末三大征,还有就是如今大唐四面楚歌,四方都有战争,他不相信大唐还能如此安稳下去。

他要像拖垮隋朝一样拖垮大唐。

但是渊盖苏文错了,错的很离谱。

先是大唐朝廷的政策,不是表面的征服,而是先统战,给予底层百姓希望,卫国军所过之处,秋毫不犯,而且会给广大高句丽百姓放土地,并且免税。

对于有文化的高句丽人,让他们不要自误,不要站在历史的对立面,大唐只诛恶,高句丽的生活会更好,以后会自治,并且展示很多大唐百姓的富足生活。

时代的展不会跟他讲道理。

一个偏安一隅的东北地方势力,想要与经过革新的卫国军对战,一个半工业国家对战,直会死的不能再死。

而山东半岛的水军也在一刻不停的将各种物资运输向新罗。

再看苏定方,朱雀军团司令。

他的战斗更是天外飞仙一般,将李靖将军的闪电战思维贯彻到了极致,西行西域平乱。

一个字快。

手榴弹爆炸物开道,因为至西域的交通条件算好,物资源源不断,所以苏定方放开了打,火炮洗地,手榴弹如箭雨。

只给敌人两个选择,要么生,要么死。

从都播(唐努乌梁海)下至河西走廊的回纥兵,一个照面,在苏定方的指挥中,土崩瓦解,纷纷逃离,一千卫国军追着五万回纥军五百里。

而后苏定方领着军士直奔西域,而后兵分三路。

一路西域南路,且末地带。

一路天山北,一路天山南。

苏定方迎战主力部队。

一路砍瓜切菜。

敌人望风而降。

韩楚风,玄武军团司令,西南抵御吐蕃及平乱土司。

炮火洗地,将雅州(雅安)城门半天轰开,吐蕃留下一万尸体逃走。

吐蕃一战明白,大唐究竟有多强。

而火炮洗地,也是大唐第一次大规模使用。

而五年内乱期间为何大唐没有使用?是因为李长河第一时间让科学院和北阳特区停止了火炮研和弹药制造,最快度遣散了一大批相关工匠。

而皇帝李世民虽然前世为大国工匠,或许是记忆错乱,有点老年痴呆,纵情声色中,没有关注这方面。

总之,这一次的举世伐唐战争,大唐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四方敌人轻易斩服。

就跟普通平乱一般,经过粗略计算,大唐斩敌三十七万余,对内,除了赵孤星的八万多,其他方顺便剪除,总计2拾壹万。

到了贞观二十七年快结束之时,大唐面临的最紧迫压力扛住了。

先便是内乱止住了,那么全国的资源和力量可以快调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