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乌巢特使黄盖四处扒拉壮丁,只为阻击大明皇朝(1 / 2)

加入书签

秦子玉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大明皇朝的统治大权授予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相信他定能妥善治理国家。同时,秦子玉还特意派遣赵云前往寿春宫的丞相府,听从诸葛亮的调遣。

而对于咸阳城这边,秦子玉则放心地将一切事务都托付给了嬴无双。嬴无双能力出众,定能不负所托。

安排好留守人员后,秦子玉突然意识到时间紧迫,距离帝运试炼仅剩五天时间了。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率领队伍马不停蹄地赶往乌巢城。

就在秦子玉一行人匆忙赶路的时候,龟缩在南皮城外高唐镇的袁绍也收到了百花仙朝散发的帝玺令碎片。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袁绍惊愕不已。

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站在飞舟上的特使黄盖,满脸狐疑地问道:“你们乌巢城竟然也有胆量忤逆华山大帝?难道就不怕触怒天帝,降下雷霆之怒吗?”

黄盖嘴角泛起一抹冷笑,毫不示弱地回应道:“这帝境公约本就是由我们百花仙朝主导签订的,其中的规则和门道,我们自然再清楚不过。至于你袁门,倒是有资格成为大明皇朝帝运试炼的陪衬,只是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和人数来参与这场试炼呢?”

“黄特使无需担忧,我袁门在冀州扎根已有万年之久,底蕴之深厚,绝非一般势力可比。区区百名半步帝境强者,对我袁门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袁绍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语气轻松地说道。

黄盖闻言,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意,点头应道:“如此甚好,既然袁门主如此有把握,那便再好不过了。待你凑齐人手之后,便可直接前往乌巢城。帝运试炼将在五天后正式开启,过时不候,还望袁门主莫要贻误时机。”

袁绍哈哈一笑,朗声道:“多谢黄特使提醒,我袁门自然不会错失这等良机。苍天有眼啊,我袁门隐忍多年,今日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向大明皇朝讨回一个公道了!”

说罢,袁绍毫不犹豫地吹响了集结号。那嘹亮的号角声响彻云霄,仿佛是在向整个冀州宣告袁门的决心与实力。

这号角声如同军令一般,迅速唤醒了袁门的底蕴。仅仅半天时间,南皮城的袁家大院内便已集结了整整一百五十名半步帝境强者。

袁绍站在大院中央,环视四周,看着这些实力强大的门中精英,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高声喊道:“多余的话我也不再赘述,颜芯、文蕊、田欣、沮授和高宠,你们五人带领一百名半步帝境强者随我一同前往乌巢城参战。其余人等则留守袁门,听从大郎袁潭的调遣。”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震耳欲聋,直冲天际。

袁绍见众人皆已准备就绪,便大手一挥,率领着这支精锐之师,如同一股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朝着乌巢城疾驰而去。

当黄盖怀揣着帝玺令碎片,如疾风般抵达陈留城时,曹操早已严阵以待,率领着大魏皇朝的一众顶尖战力,恭候多时。

黄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曹操身上。他面沉似水,没有丝毫废话,抬手便从怀中取出了帝玺令碎片。

曹操见状,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喜色。他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双手接过帝玺令碎片,仿佛这是他期待已久的稀世珍宝。

黄盖完成任务后,转身离去,留下曹操站在原地,凝视着手中的帝玺令碎片,若有所思。

片刻后,曹操回过神来,他当机立断,决定将留守陈留的重任交给自己的嫡长子曹昂。

曹昂听闻此言,心中一紧,他深知此次留守陈留责任重大,但他更渴望能随父出征,征战乌巢城。于是,他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说道:“父亲,孩儿愿随您一同征战乌巢城,为我曹家再立战功!至于留守陈留之事,孩儿推荐二弟曹丕和三弟曹彰,他们定能不负所托。”

曹操看着曹昂,心中有些无奈。他知道曹昂的志向和能力,但陈留的安危同样重要。经过一番思索,曹操最终还是拗不过曹昂的坚持,只得点头同意。

随后,曹操唤来曹丕,将他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二郎,陈留乃是我曹家最后的根基,绝不能有丝毫闪失。此次出征乌巢城,是我曹家唯一的翻盘机会,你务必要守好陈留,莫让为父挂念。”

曹丕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他神色凝重地看着曹操,郑重地承诺道:“父亲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