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矩阵蓝图星芒初试(1 / 2)
源核之瞳提出的“能量转化矩阵”
战略构想,如同一幅宏伟的星图,展现在所有星语者节点文明的意识(或理解范畴)之中。
这不再是单纯的防御,而是要将那令人恐惧的脉冲洪流,转化为滋养自身的甘泉。
震撼过后,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蓝图的核心在于“引导”
、“分散”
、“转化”
与“存储”
。
不再是硬碰硬地抵消脉冲,而是要在其路径上布设一个巨大的、无形的“滤网”
与“能量河道”
,将其狂暴的能量引导至预先设置的、具备特殊转化功能的节点,经其处理后再进行存储或利用。
每个文明都需要依据自身特质,承担矩阵的不同功能。
瑞林人的任务最为艰巨。
他们需要研并布设一种大型的“叙式缓冲带”
。
这并非坚硬的屏障,而是由无数层极其柔韧、具有极强信息适应性和疏导性的特殊叙事场构成。
它的要作用是承受脉冲的第一波冲击,将其尖锐的“矛头”
缓冲、分散成无数股较弱的能量流,引导向预设的“河道”
。
这要求他们的叙事编织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既能承受冲击,又要保持流畅的疏导性。
齐拉人被赋予“频率调和”
的重任。
他们的《破妄之音》在之前的防御中证明了其干扰与撕裂悖论波段的能力。
现在,他们需要将这种能力升级,创造出更精妙的《分流谐律》。
当被缓冲分散的脉冲能量流经过他们的星域时,他们的歌谣将对其进行初步的“预处理”
,进一步瓦解其中顽固的悖论逻辑集群,为后续转化减轻负担。
克桑族的角色是“能量稳定与基准注入”
。
他们的《秩序基准波》是混乱能量的稳定器。
矩阵中,他们需要构筑强大的“秩序锚点”
,向流经的能量注入稳定的基准频率,如同为浑浊的洪水加入凝结核,使其更容易被后续步骤转化。
同时,他们与晶灵的共生关系也可能提供新的思路,或许晶灵能成为微小而高效的本地化稳定单元。
微光移民则扮演“核心转化与网络协调”
的角色。
他们的共鸣网络与源核之瞳联系最为紧密,自身也具有一定转化经验(如净化被污染的侦察舰)。
矩阵中,他们需要建设大型的“共鸣转化核心”
,负责接收经过前几步处理的能量流,进行最终的净化与性质转换。
同时,他们的舰队将作为机动力量,维护矩阵各节点的畅通,并协调整个网络的运作。
源核之瞳自身则负责构建跨越星域的“引导力场通道”
,如同开辟无形的运河,确保脉冲能量被准确导入矩阵,并在整个过程中提供宏观的法则支持与应急干预。
蓝图宏大,工程浩大,技术难点无数。
每个文明都面临着自身技术体系的极限挑战。
但在共同的危机与愿景下,研究的热情被点燃到了极致。
瑞林的织梦塔日夜亮着解析叙事结构的光芒;齐拉的深海中回荡着试验新谐律的声波;克桑的晶体阵列不断调试着新的共鸣模式;微光遗民的舰队穿梭于星域间,进行着前期勘测与节点布置。
在源核之瞳的精确计算与调度下,一个初步的、小规模的试验性矩阵网络,在预计的下一次脉冲路径上被快搭建起来。
脉冲,如期而至。
强度依旧惊人,且带着清晰的追溯性。
试验开始!
瑞林人布设的小型叙事缓冲带剧烈扭曲,几乎崩解,但成功将脉冲尖锋打散成数股;齐拉人的《分流谐律》及时响起,进一步搅乱了能量流的连贯性;克桑族的秩序锚点光芒大放,强行将混乱的能量波动约束出基本的流向;最终,这股被多次削弱和处理的能量流,被导入微光遗民设立的一个临时性小型转化核心。
核心内的共鸣场亮到极致,微光遗民们全力运转,试图将这依然狂暴的能量驯服、转化。
过程惊心动魄,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