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群落初现脉冲回响(1 / 2)
星语者之网的雏形在源核之瞳的引导下悄然编织,齐拉人与克桑族的成功范例标志着智慧文明与法则衍生物共生的可能性。
然而,宇宙的广袤远任何网络的覆盖,在那些未被文明之光点亮或环境极端恶劣的遥远边陲,法则衍生物的自主演化从未停止,并逐渐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新态势。
在一片被称为“尘寂旋涡”
的古老星云废墟中,恒星的残骸与星际尘埃混合着浓郁的旧时代法则沉淀,形成了无数形态各异的衍生物。
它们并非孤立存在,漫长的时光里,某种基于底层法则共振的本能驱使它们相互靠近、聚集。
最初是零散的、无意识的漂泊,随后逐渐形成了松散的群体。
这些群体内部开始出现微妙的分化。
一些结构稳定、能够有效吸收周围游离能量的衍生物,成为了群体的“能量节点”
,自地为周边其他衍生物提供微弱的stenance(能量补给)。
一些自身结构特殊、能够散特定频率波动以驱散局部能量乱流或警示危险的衍生物,则扮演了“护卫”
或“哨兵”
的角色。
更多的则是那些结构相对简单、不断进行着微弱物质能量交换的普通个体,它们构成了群落的基底。
它们没有智慧,甚至没有明确的意识,其行为完全基于法则层面的吸引、排斥与能量流动的最优化。
但它们确实形成了一种原始的、基于本能的衍生态群落。
这种群落内部存在着粗糙却有效的分工与协作,使其能够更好地在恶劣的环境中存续,甚至缓慢地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使其更适宜自身的存在。
尘寂旋涡中的这个群落,并非个例。
源核之瞳的感知网络已经标记出数十个类似的、规模大小不一的衍生态群落,散布在宇宙的各个角落。
这些群落是宇宙自我演化出的、不同于智慧文明的另一种秩序。
它们的存在,既是对源核之瞳平衡理念的另一种诠释,也带来了新的管理课题。
如何与这些非文明的、基于本能运作的庞大实体相处?它们是该被引导、被观察,还是需要某种形式的“划定疆域”
,防止其无意识扩张影响到智慧文明?
源核之瞳并未急于做出决定。
它增派了更多的隐性观测节点前往这些群落空域,持续收集数据,分析其运作模式与演化趋势。
它意识到,未来的星语者之网,或许需要展出能与这些衍生态群落进行“沟通”
的特殊节点,这种沟通并非语言或情感交流,而是一种基于法则层面的、宏观的互动与调节。
就在源核之瞳专注于研究衍生态群落现象时,一个意外的波动从遥远的封印之地传来。
那是由微光遗民与源核之力共同编织的“琉璃光茧”
所在的方向。
一道极其微弱、却异常尖锐的信息脉冲,穿透了光茧那强大的束缚壁垒,如同一声被极度压抑的尖啸,瞬间划过广袤的星际空间。
这脉冲并非能量攻击,其强度甚至不足以扰动最近的尘埃云。
但它蕴含的信息结构却极其古怪,充满了矛盾、断裂的逻辑碎片、自我指涉的悖论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被囚禁的创造性焦虑。
它正是源自光茧内部那个由狂想能量极致压缩、内部演化所形成的奇点。
脉冲扫过的区域,产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影响。
一些敏感的法则衍生物出现了短暂的躁动或行为异常;几个正处在关键实验阶段的文明,其精密仪器记录到了无法解释的背景干扰;甚至一些灵能天赋较高的个体,都在那一刻莫名感到一阵心悸或脑海中闪过荒诞的幻象。
微光遗民的舰队最先捕捉到这股异常脉冲。
它们与光茧存在特殊的共鸣连接,对那里的变化最为敏感。
脉冲过后,它们立刻对光茧进行了高强度扫描。
“封印结构完整,能量层级稳定。”
一份紧急报告通过共鸣连接上传至源核之瞳,“但内部奇点的活性阈值出现峰值。
脉冲是其内部极端压力下的一次非指向性信息泄露。
重复生概率……无法测算。”
源核之瞳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