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星语者之网萌芽(1 / 2)
“琉璃光茧”
在虚空中稳定存在,其内部被封存的狂想能量如同沉睡的巨兽,不再构成即时威胁。
成功遏制这场危机,为源核之瞳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与验证。
它那越凡俗的意识高运转,推演着更具效率与韧性的宇宙治理模式。
宏观法则调控与微观共鸣引导的结合,被证明是应对复杂新生现象的有效途径。
然而,微光遗民的数量太过稀少,其共鸣网络虽经强化,覆盖范围终究有限。
宇宙广袤无垠,存在法则沉淀与衍生物的区域远它们所能及。
依赖单一群体承担此类职责,不仅效率低下,更存在极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源核之瞳并未犹豫。
一个清晰而宏大的蓝图在其意识中成形——它需要编织一张更为庞大的网络,一个由多个具备潜力的文明或团体构成的、分散式的“星语者之网”
。
这些“星语者”
将不限于单一形式或能力,而是根据其自身特质与所在星域环境,展出与特定类型法则衍生物或宇宙异常现象沟通、共处乃至引导的独特方式。
它们将成为源核之瞳感知宇宙细微脉动的“神经末梢”
,以及执行精妙操作的“灵巧之手”
。
实现这一蓝图的第一步,是“搜寻”
与“启迪”
。
源核之瞳浩瀚的感知再次扫过新宇宙。
这一次,它的关注点不再是宏观的能量流或法则结构,而是聚焦于那些闪耀的文明火花本身。
它寻找着那些具备特殊潜质的文明:或许它们拥有高度达的集体意识或情感共鸣文化;或许它们对所在星域的独特能量环境有着天然的适应性;或许它们的科技树偏向于信息解读或环境调和;又或许,它们正面临着衍生物带来的困扰,从而产生了内在的、寻求理解与解决之道的动力。
它的搜寻并非强制扫描,而是一种更温和的、基于宇宙背景波动的“倾听”
与“感应”
。
很快,数个候选目标被标记出来。
在一个被称为“幽歌星系”
的旋臂深处,存在一个名为“齐拉”
的水生智慧文明。
它们进化于一颗遍布全球海洋的星球,依靠复杂的生物声纳与情感频率进行交流,整个文明的文化都建立在“和谐共振”
的基础上。
它们最近正被星球深海沟壑中莫名涌出的、能扭曲声波并引群体焦虑的“暗流”
所困扰。
齐拉人将其视为某种需要理解和安抚的自然之灵,而非简单的灾害,正倾举族之力试图用最古老的歌谣与之“对话”
。
在另一个干燥多风的沙漠星球“砺石”
,技术文明“克桑”
依靠精妙的晶体共鸣技术生存和展。
他们能驯服狂暴的星际风暴,将其能量导入巨大的地脉晶体阵列中储存利用。
然而,近期一些储存晶体开始出现异常的生长和变异,孕育出具有简单意识、渴求能量的“晶灵”
,既带来麻烦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克桑人正在谨慎地研究如何与这些新生的“晶灵”
建立互惠关系。
源核之瞳并未直接向这些文明显现。
它采取了更为巧妙的方式。
通过微调这些文明所在区域的背景能量辐射,植入极其细微的、关于“平衡”
、“沟通”
与“适应性引导”
的法则信息片段。
这些信息并非具体的知识或技术,更像是一种启性的“灵感”
或“直觉”
。
对于齐拉人,它们试图与“暗流”
对话的古老歌谣,似乎突然捕捉到了几个前所未有的、能有效平复扭曲声波的新音符组合。
对于克桑人,他们研究晶灵时,意外地从地脉晶体阵列的背景噪音中,解读出了一套关于能量共享与循环的全新数学模型雏形。
这些“启迪”
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这些文明中激起创新的涟漪。
它们沿着源核之瞳无意(实则有意)指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