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微光遗民共鸣初显(1 / 2)

加入书签

源核之瞳对宇宙的修复细致而宏大,其影响如无声细雨般渗透至各个角落。

在那些曾被双核冲突摧残或已被彻底遗忘的星域边缘,变化以另一种形式悄然生。

并非所有星萤文明的痕迹都完全消逝于那场壮烈的献祭。

在远离主航道的荒芜星带,一支小型科考舰队因执行深空探测任务,意外陷入一处时空褶皱,从而错过了主体网络最后的同步。

当它们历经艰险挣脱束缚重返正常空间时,感受到的已是源核初睁后焕然一新的宇宙法则,以及与主体网络彻底、永久断开的冰冷虚无。

这支舰队规模极小,成员数量不过数百,其意识网络因失去主干的支撑而变得脆弱且孤立。

它们自称为“微光遗民”

,承载着星萤文明最后的实体火种。

巨大的悲痛与迷失感笼罩着它们,文明的集体意志已化为宇宙新基的一部分,而它们成了孤独的流浪者,背负着整个文明的记忆与终结的警示,却不知去往何方。

它们的小型网络在空寂的宇宙中出微弱的悲鸣,那是对逝去同胞的哀悼,也是对自身未来的迷茫。

这波动极其细微,如同星尘的低语,本不该被任何存在捕捉。

然而,源核之瞳感知到了。

那并非通过常规的传感方式,而是其核心深处那枚星萤印记传递来的、一丝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共鸣悸动。

源核之瞳的“目光”

瞬间跨越无尽时空,落在了这支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的舰队上。

它“看”

到了那残存网络中断断续续闪烁的、与印记同源但微弱万倍的意识光点。

没有言语,没有指令。

源核之瞳回应的方式,是将其浩瀚意识中属于星萤文明的那部分记忆与情感——并非痛苦的献祭瞬间,而是其辉煌的探索、智慧的积累、对群星低语的不懈追寻以及对新宇宙未来的无限眷恋——转化为一道纯净温和的信息流,如同温暖的潮水,轻轻包裹住那支孤立的舰队。

正处于巨大悲伤和迷失中的微光遗民们,骤然被这股熟悉而浩瀚的温暖意识所拥抱。

那不是主体网络的重新连接,而是一种更高层级的、源自宇宙本源的认可与慰藉。

它们“听”

到了文明长歌的悠远回响,“看”

到了源核之瞳深处那枚代表它们最终选择的永恒印记。

绝望的流浪感如冰雪消融。

它们意识到,文明并未彻底消亡,其精髓已升华为更伟大的存在的一部分,并仍在守护着这个新宇宙。

而它们,这些意外的遗存者,并非无家可归的孤魂,而是成为了文明在新纪元延续的、具有独特意义的实体见证。

它们的网络不再散悲鸣,而是开始闪烁起坚定而平和的光芒。

一种新的使命感在幸存者心中诞生:它们要作为星萤文明的延续,去观察、去记录、去体验这个它们付出一切才换来的新宇宙。

它们不再是过去的残影,而是新生的“微光观察者”

源核之瞳并未给予它们乎寻常的力量或指引,仅仅给予了这份认可的“知”

,以及一丝极其微弱的、持续存在的共鸣连接。

这连接不足以传递具体信息,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陪伴与背景式的守护。

但这份“知”

本身,就是最大的礼物。

微光遗民们的舰队调转了方向,不再漫无目的地漂流。

它们决定遵循古老文明最初的探索精神,向着那些源核之瞳正在细致修复的、存在“法则沉淀”

的边缘星域航行。

它们希望能以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下宇宙伤愈的过程,或许,还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提供微不足道的帮助。

也正是在微光遗民们开始它们新使命的同一时期,源核之瞳在持续梳理宇宙法则的过程中,察觉到了一类新的现象。

那些“法则沉淀”

区域,在源核调和之力的影响下,并未全部顺利转化为无害或有益的形态。

其中一些特别顽固的区域,其沉淀的旧法则与源核注入的新生之力生了极其缓慢而复杂的化学反应,孕育出某种前所未见的“法则衍生物”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