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祁连雪刃断敌谋(1 / 4)

加入书签

第一折寒云压境惊变起

景元二十一年冬,祁连山的风雪裹着砂砾拍打在玉门关城墙上。

姜维握着冻得红的手,仔细查看着新绘制的西域舆图,烛火在羊皮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案头摆着三封急报:其一,匈奴右贤王在河套地区集结三万骑兵;其二,钟会麾下的魏军在酒泉增筑烽火台;最令人心惊的是第三封——鲜卑慕容部新领慕容垂,竟与司马昭使者密会于云中郡。

"

将军,鄯善国使者求见。

"

张虎的声音打断了姜维的思绪。

一名胡商匆匆而入,怀中紧抱着浸透雪水的锦盒:"

姜将军,这是于阗王托我转交的。

"

锦盒内躺着半截断裂的玉璋,断口处刻着扭曲的符纹,正是西域诸国遇外敌时的求援暗号。

姜维的亮银枪在兵器架上微微震颤,仿佛感应到主人的战意。

他转身对张虎下令:"

即刻召集霍弋、木尔丹议事。

另外,派人监视敦煌至酒泉的商道,凡携带铁器、硫磺的商队,一律严查。

"

话音未落,城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冲入营帐:"

将军!

匈奴骑兵出现在阳关外三十里,打着为左贤王报仇的旗号!

"

玉门关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如铅。

霍弋展开新截获的密信,字迹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

司马昭承诺,若匈奴攻破玉门关,便将西域都护府印信交予右贤王。

"

木尔丹猛地拍案而起,羌刀在桌案上划出火星:"

当年哈木尔族长战死,如今这些豺狼又想染指西域!

"

姜维望着墙上的"

汉羌同心"

盟誓碑,指尖抚过碑上斑驳的刻痕。

突然,他目光如炬:"

敌军势大,不可硬拼。

霍弋,你带两千人在疏勒河设伏,用悬石机截断敌军粮草;木尔丹,率羌人勇士绕道北山,骚扰匈奴后军。

我自领三千精锐,在白龙堆设下八门金锁阵。

"

夜幕降临时,汉军开始行动。

工匠们将芦苇扎成假人,披上汉军衣甲,在沙丘间摆出疑兵阵势;又用桐油浸透的麻布包裹巨石,制成简易的"

火雷"

姜维亲自检查每一处机关,寒风卷起他的披风,露出内里绣着的"

汉"

字玄甲——那是诸葛亮北伐时所赠。

黎明时分,匈奴骑兵的马蹄声如闷雷般传来。

右贤王骑在通体雪白的战马上,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汉军旗帜,冷笑一声:"

姜维,今日就让你知道,草原的雄鹰永远比关里的麻雀厉害!

"

他挥动狼头令旗,匈奴骑兵如潮水般涌向白龙堆。

当敌军踏入阵中,姜维猛地挥旗。

顿时,沙丘两侧的芦苇丛中燃起大火,浓烟遮天蔽日。

匈奴骑兵的战马受惊,在沙地上乱作一团。

汉军的"

悬石机"

趁机动,巨石夹杂着火雷呼啸而下,爆炸声与惨叫声响彻云霄。

右贤王见势不妙,刚要下令撤退,却听一声清越的号角响起。

姜维骑着汗血宝马,亮银枪挑着匈奴的黑色军旗,从侧翼杀出:"

右贤王,还想走?"

两人枪来刀往,火星四溅。

激战中,姜维突然现右贤王腰间挂着的青铜令牌——那竟是曹魏五良将之一乐进的信物。

第二折冰河血战破敌阵

白龙堆的厮杀持续到黄昏,匈奴骑兵丢下千余具尸体撤退。

但姜维知道,这只是敌军的试探。

果然,三日后斥候来报:匈奴与魏军合兵五万,沿着疏勒河直扑玉门关,领军的正是钟会与右贤王。

玉门关内,汉军将士们忙着搬运滚木礌石。

姜维望着结冰的疏勒河,突然想起诸葛亮在《治军》中"

兵贵神,以水制敌"

的教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