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巧妙传信(1 / 2)

加入书签

姜姒被禁足了。

朝澜城危矣。

西凌国的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而朝澜城内,以及周边所管辖的区域所有人口加起来也才四十多万人。

手上的兵力不足十万。

这其中还包括萧云岚从大历国带过来的两万兵马。

萧云岚当初在自己的封地留有五万兵马驻扎,但当她决定叛出大历国后,手下兵士有父母亲人在的,都卸甲归田。

最后只剩两万跟着她一块去投靠姜姒。

在这样悬殊兵力的情况下,朝澜城内人心惶惶。

更可怕的是,身后的大历国同样虎视眈眈,原本靠近海边,可以乘船东逃的东兰国,不曾想,这边大战还未开始,东兰国自己就先下令渡口只允许货物进出,不许人员进入东兰国的地界。

朝澜城的民众进退两难。

而此时,朝澜城官场更是动荡,如此危急的时刻,城主迟迟不见出来主事。

手底下的官员已经有人在怀疑城主弃城潜逃,若是姜姒再不出来,他们可就要闹了。

真闹起来,还没开始打仗先内讧可不行。

正当姜姝和陆文渊头疼之际,朝澜城城主府门口来了位不之客。

徐婉一身普通村妇打扮,身边带着一行也做了乔装的奴仆,就这样轻装上阵,来到了这朝澜城。

想到等下就能见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儿子了,她的心情无比地激动。

不过想到姜姒的嘱托,徐婉还是想着先去找姜姝比较重要。

现在局势的紧张程度,就连底下的百姓都显得惴惴不安,应该挺要紧的。

何况自己的儿子已经在朝澜城扎了根,若是朝澜城倒了,他们母子两个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于是,在二选一时,徐婉还是决定先把信件给送了。

当姜姝听到有个叫徐婉的妇人求见自己时还有些懵圈。

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历国的太后就叫徐婉,之前她当皇后之时两人也就面上客客气气,井水不犯河水,说起来两人也没什么交情。

想到太后徐婉。

姜姝摇摇头,还以为自己这几天没睡后神情有些恍惚听错了。

只见过来汇报的人十分确定,来人就叫徐婉。

姜姝带着疑惑让人把人给请进门。

徐婉身处高位已久,身上自带贵气,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她手上没有任何信物,门口的士兵也愿意去汇报的原因。

“皇姜大姑娘。”

徐婉见到姜姝,下意识要叫她皇后,但脑子飞快转动,想着姜姝早就不是皇后了,索性用来姜姝闺时的称谓。

“太后娘娘,今天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姜姝很是意外,还真的徐婉,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在朝澜城,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

徐婉本着赶紧完成姜姒委托的任务,她从袖袋里掏出信封递给姜姝。

“这是姜姒让我给你的。”

姜姝扫一眼就看出是姜姒的笔迹。

姜姒写字不似她们,笔走龙蛇,而是一手字,横竖撇捺都比别人的要端正规整,用夫子的话来说就是,字有形,却无风骨。

姜姒自小就格外讨厌练字,家里人见她字都认得,也会写,但就是写不好看而已,也没人会去强硬要求她练字,这就导致姜姒的字一直都很特别。

看完信,姜姝知道了始末,派人将徐婉送去徐承意身边,然后迅召集众大臣,开始重新商讨应对计划。

萧卓一连几天都窝在御书房里,他在等,等西凌国和朝澜城开战。

一旦朝澜城不敌,萧云岚一定会率军北上支援撤退,到时候,朝澜城便没有能够威胁到大历国江南一带的筹码,它可以趁机攻占靠海的关口,打开江南通商渠道,同时也加派兵力,稳住江南的同时还可以从关口乘船而上,直接攻进朝澜城腹地,到时候朝澜城这块大肥肉就完完全全属于他的了。

西凌国主将裴恒,在兵强马壮的情况下,硬生生被萧卓给拖了三年,将西凌国的国力拉退了不少,现在国内老牌世家已经不想再打仗,也不愿意再给钱给他去打。

而他裴家,想要在朝堂之中立于前列,就必须要有军功傍身。

一个将军没仗打,那他还有什么出头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